生物专题复习(一)细胞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专题复习(一)细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4-16 14:10:3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了解:
   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理解:
  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应用: 
  运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1、显微镜的使用:
  1)镜头的倍数判断:目镜长,倍数小;物镜长,倍数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2)移动视野中的图像方法:偏哪移哪。
  3)显微镜下成倒像特点: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4)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但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2、细胞: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植物细胞中还含有细胞壁、叶绿体(能光合作用的细胞)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2)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特性。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
例题1、
   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 )
A.4倍 B.16倍 C.100倍 D.400倍
  解析: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故选A.
例题2、
  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丙、丁无螺纹为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光线越暗。
例题3、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 A.b  
B.d
C. p
D.q
解析:显微镜下成倒像特点:上下左右同时颠倒。故选择D。
例题4、
   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解析:显微镜下成倒像特点:上下左右同时颠倒。因此需要移动视野中的图像位置时,应偏哪移哪。故选A。
例5、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故选D。
例题6、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解析: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故选C。
1、下列不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是【   】
A、草
B、细菌
C、小猫
D、树
C
2.用学校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       】
A.人类生长激素基因
B.水分子
C.流感病毒
D.洋葱表皮细胞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调节准焦螺旋
B.缩小光圈
C.把平面镜换用凹面镜反光
D.把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D
C
4.观察下列三种细胞模式图,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是------     
第4题图


5、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
第5题图
A.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
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
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调螺旋调焦
B
6.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B
7.在明亮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请分析产生下列后果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 ――――― 。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
参考:(1)使用了小光圈或环境光线太暗;(2)撕下的表皮太厚
8.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D
9.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D
10.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细准焦螺旋
A
1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③盖上盖玻片;④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C
12.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D
13.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科观察到的是动物细胞
B.细胞壁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C.若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到的细胞会更大
D.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C
14.某地的市花是兰花,关于构成一株兰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兰花个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兰花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兰花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兰花个体
D
1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原来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B
16.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C初中科学复习生物专题(一)
细 胞
班级 ------ 姓名----------
一)目标:
了解:
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理解: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应用:
运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二)注意点:
1、显微镜的使用:
1)镜头的倍数判断:目镜长,倍数小;物镜长,倍数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2)移动视野中的图像方法:偏哪移哪。
3)显微镜下成倒像特点: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4)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但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2、细胞: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植物细胞中还含有细胞壁、叶绿体(能光合作用的细胞)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2)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特性。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
三)例题:
例题1、
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 )
A.4倍 B.16倍 C.100倍 D.400倍
解析: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故选A.
例题2、
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丙、丁无螺纹为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光线越暗。
例题3、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
A.b B.d C. p D.q
解析:显微镜下成倒像特点:上下左右同时颠倒。故选择D。
例题4、
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解析:显微镜下成倒像特点:上下左右同时颠倒。因此需要移动视野中的图像位置时,应偏哪移哪。故选A。
例5、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故选D。
例题6、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解析: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故选C。
 
四)练习
1、下列不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是【   】
A、草 B、细菌
C、小猫 D、树
2.用学校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   】
A.人类生长激素基因
B.水分子
C.流感病毒
D.洋葱表皮细胞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调节准焦螺旋
B.缩小光圈
C.把平面镜换用凹面镜反光
D.把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4.观察下列三种细胞模式图,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是     
5、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
A.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
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
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调螺旋调焦
6.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7.在明亮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请分析产生下列后果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 ――――― 。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 。
8.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9.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0.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细准焦螺旋
1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③盖上盖玻片;④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12.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13.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科观察到的是动物细胞
B.细胞壁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C.若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到的细胞会更大
D.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14.某地的市花是兰花,关于构成一株兰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兰花个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兰花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兰花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兰花个体
1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原来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6.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五、参考答案:
1、C 2、D 3、C 4、甲 丙 5、B  6、B
7、(1)使用了小光圈或环境光线较暗;
(2)撕下的表皮细胞太厚。8、D 9、D 10、A 11、C 12、D
13、C 14、D 15、B 16、C

第4题图
第5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