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二O二一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试题
12
考生注意
座位号
1.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90分钟
(考号的最后两位数字)
装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装
第一部分历史
订
考生注意:历史试题共四个大题,41个小题,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线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
1.生活在周口店,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原始人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半坡人
2.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订
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
A.《诗经》
B.《尚书》
C.《论语》
D.《礼记》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汉名医华佗的成就的是
A.能实施外科手术
B.发明“麻沸散”
C.创编“五禽戏”
D.编写《本草纲目》
5.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正式确立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唐玄宗时期
6.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政权的是
A.朱温
B.赵匡胤
C.元吴
D.赵构
线
7.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
A.《窦娥冤》
B.《牡丹亭》C.《长生殿》
D.《桃花扇》
8.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B.澎湖巡检司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9.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绥化市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10页)
10.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的面伟
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3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4.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重庆谈判
1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台儿庄战役B.豫湘桂战役C.枣宜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6.在解放战争中,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准海战役
D.南京解放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杨靖宇
B.左权
C.黄继光
D.邱少云
1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B.中共八大召开
C.一五计划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0.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一时期主政的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斯巴达克
C.凯撒
D.查理大帝
21.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
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
22阿拉伯人改造的从0到9的计数法源于
A.古印度人
B.古巴比伦人C.古埃及人
古希腊人
23.他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
确。“他”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24.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A.解散议会
B.议会重新召开
C.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D.“光荣革命”
绥化市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