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学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竹影》学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6 14: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课题 竹影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先读课文然后做导学案
学习目标:1.是熟读课文,了解生字词,并识记。
2.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一.知识回顾与新课知识点自学
1.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闪烁( ) 惬( )意 水门汀( )
一缕( ) 徘( )徊( ) 立轴( )
朱砂( ) 口头禅( ) 参( )差( )不齐
2.你能根据拼音填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qiè( )意 mí( )漫 ténɡ( )椅
yōu( )暗 wǎn( )救 zhēnɡ( )发
tǎnɡ( )然 shū( )密
3.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参差不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探究
1.请说说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文中对“我”爸爸的描述,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句子描写得最生动?仔细品味,并略做分析。
三.课堂练习
1,在“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一句中,“闪烁”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个词用得好不好?试说说理由。
2,请说出“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一句的含义?
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中考练习)
悲怆,引发生命之张力
苏牧羊
不懂音乐,故我一般也不为此走火入魔,但有一个歌手的歌,我却会把音响开得大大的,一连几个小时地听下去,且听得眼角湿润,如痴如醉。“醉”得不仅买了他的磁带,而且还“多余”地去买了相同的CD盘,以至被人揶揄:“如果出他的VCD、DVD,你仍会为商家做出一份贡献的吧?”确实,这还真不是虚言。眼下写这篇小文时,耳旁正飘荡着他那独特的声音——“你,是一面旗帜”。
这个歌手,就是刘欢。
我也曾分析过导致自己“失常”的原因。从音乐角度讲,他的音色并非已是至善至美,就说音域宽度吧,并没有“波澜壮阔”到帕瓦罗蒂、多明戈的地步。从文化角度来说,我对他所属的大类——通俗音乐,更是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可这“失常”又是为什么?我反复问自己。
在再一次“如痴如醉”之后,我突然醒悟:这是因为在刘欢的歌声中,有一种生命的悲怆感。换句话说,我是为了这种悲怆所陶醉。
生命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憾、缺陷、失败、打击……做学生,就有“马失前蹄”考砸了的时候;做工人,就有别人还在上班自己却被“判”下岗的时候;做科技人员,就有他人的研究成果超于自己的尴尬之时。如果宽泛地定义这一切,这就是我们所最忌讳的“悲”——悲哀、悲伤、悲苦、悲痛。
人们一般都不喜欢悲,否则那么多的喜悦怎么会被千万人所期望。但是,悲怆和悲哀、悲伤、悲苦、悲痛等不同,悲怆中隐含着一种力量。如尼采之语,“悲剧快感是强大的生命力敢于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一种胜利感”,而且,“一个人能否对人生持审美的态度,是肯定人生还是否定人生,归结到底取决于内在生命力的强弱盛衰”。因此,我们不妨学会将悲哀、悲伤、悲痛转化为悲怆。
悲怆,是正视“悲”的现实,又不被“悲”所压倒;悲怆,是在经历“悲”之后不放弃努力和奋争;悲怆,是体验自我的渺小脆弱又勇敢地超越自我。可以说,当你学会将悲哀、悲伤、悲苦、悲痛转化为悲怆时,你就会发现,悲中有喜,悲中有美。
盖因此,我陶醉于刘欢的歌。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生命的低吟浅唱,在引吭高歌,在一抒胸臆,而且更因为,在他带有悲怆感的歌声中有一种壮美的余音在我耳旁不散。所以,他的歌声会感染我,感动我,甚至能——激励我。
(选自《中学生短文精美100篇》)
1.文中哪些句子揭示了标题的含义?
2.“这个歌手,就是刘欢”一句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3.文中第六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4.“当你学会将悲哀、悲伤、悲苦、悲痛转化为悲怆时,你就会发现,悲中有喜,悲中有美。”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生命里不能没有音乐,谁的心中又没有一段如清泉般值得享受的音乐呢 请对你所喜爱的歌手或歌曲进行简评,说说你喜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