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 
2.2 细胞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 
镜筒 
遮光器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物镜 
反光镜 
目镜 
镜座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压片夹 
显微镜的结构 
●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镜头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显微镜的结构 
●物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问题:物镜有长有短,是长的物镜放大倍数大还是短的物镜放大倍数大? 
物大大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问题: 
 目镜有长有短,是长的目镜放大倍数大还是短的目镜放大倍数大? 
目大小 
显微镜的结构 
●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压片夹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反光镜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显微镜的结构 
●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遮光器和通光孔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调节通光量 
光圈越大,视野会变得 。 
越亮 
显微镜的结构 
●粗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探究:向后旋转时镜筒 
 ; 
 向前旋转时镜筒 
 。 
大幅度上升 
大幅度下降 
显微镜的结构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探究:向后旋转时镜筒 
 ; 
 向前旋转时镜筒 
 。 
小幅度上升 
小幅度下降 
显微镜的使用 
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 
●安放 
 实验桌 
人 
显微镜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 ,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左 
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2)再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可看到明亮的视野。 
对光以后不能再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 
●放片 
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 “上”字正对通光孔。 
●调焦 
(1)眼睛盯住物镜,向前(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2)再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并慢慢向后(内)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物体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 。 
正中央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 
问题1:分别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胞,看看换用高倍镜后细胞的大小有何变化,细胞的数目有何变化,视野亮暗有何变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大小 
数目 
亮暗 
高倍镜 
大 
少 
暗 
低倍镜 
小 
多 
亮 
问题2:若发现物体的像在左上方,应如何调整玻片? 
显微镜的使用 
●整理 
 用擦镜纸擦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擦净镜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显微镜使用的补充 
●使用高倍物镜的步骤 
(1) 用低倍镜找到观察对象,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物镜转换器, 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 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像清晰. 
显微镜使用的补充 
●视野中出现小黑点的原因? 
猜想1:污物可能在玻片上 
猜想2:污物可能在物镜上 
猜想3:污物可能在目镜上 
小污点最有可能在哪,分析时可用排除法。 
若在玻片上,则移动玻片时污点也随之移动。 
若在物镜上,则转换物镜。 
若都没动,则在目镜上。 
显微镜使用的补充 
在观察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时,若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 则实际标本中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 
_______________。 
逆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