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
2.4 常见的动物
说一说
●你能列举出常见的动物吗?
125万
如何研究?
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分类
6
5
1
4
3
7
2
●你能将下列图形分成几类?
用不同的依据来分类,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动物分类
根据下面两个特征,我们可以对鸡、蚕、鲤鱼、蝙蝠进行分类:
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
动物分类
根据下面两个特征,我们可以对鸡、蚕、鲤鱼、蝙蝠进行分类:
有羽毛动物
没有羽毛动物
动物分类
可以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分为 和 。
水生
陆生
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为 和 、
和 、 和 、 和
、 和 、 和 等
有羽毛
无羽毛
有翅
无翅
有鳞
无鳞
有尾
无尾
有壳
无壳
有毛
无毛
可以根据它的内部结构分为 和 。
有脊椎
无脊椎
可以根据它的繁殖方式分为 和 。
卵生
胎生
可以根据它的体温分为 和 。
恒温
变温
----------------------------------。
林耐与生物分类
林耐(Carl von Linné,1707~1778)
是瑞典的分类学家、博物学家。
他主要从事动、植物的分类工作。
他在研究了大量动、植物的基础上, 根据生物的
特征, 于1735 年在《自然系统》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分类系统,并将当时所知的所有动植物几乎都安排在这个系统中。林耐的另一项重要贡献就是他坚持使用和推广了“双名制”,即对一物种的命名都包括该物种的属名和种名。这种双名制使得过去混乱的动、植物名称归于统一。林耐的生物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对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现在对生物分类有了统一的规定,即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动物分类
●生物分类的依据
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等级
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
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动物分类
分类等级
人
猫
蝗虫
界
动物界
动物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昆虫纲
目
灵长目
食肉目
直翅目
科
人科
猫科
蝗科
属
人属
猫属
飞蝗属
种
智人
猫
东亚飞蝗
问题1:人和蝗虫,以及人和猫是从哪个等级开始分开的?
问题2:人和猫的共同特征多还是人和蝗虫的共同特征多?
人和蝗虫从门等级开始分的。
人和猫从目等级开始分。
人和猫共同特征多。
动物分类
分类的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 ,但是种类却越 ;分类的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 ,但种类却越 。
多
少
少
多
思考:请你仔细观察图中四类动物的骨骼,它们有什么明显的相同之处?
背上有一条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脊椎动物
●鱼类
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
脊椎动物
1、存在及种类
大约出现在4.5 亿年前,世界上约有鱼类3.2万种。
2、特征
①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② 靠鳍运动,体表常覆鳞片。
③ 变温动物,卵生,体外受精。
3、常见鱼类
淡水中生活的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四大家鱼)
海水中生活的黄鱼、带鱼、鲨鱼等
●鱼类
脊椎动物
●两栖类
1、存在及种类
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现存的种类比较少。
你认识它们吗?
青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娃娃鱼)
脊椎动物
●青蛙的一生
问题:1.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在哪里?
2.青蛙幼体和成体在形态上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用肺呼吸。
幼体有尾无四肢。
成体无尾有四肢。
脊椎动物
●两栖类
1、存在及种类
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现存的种类比较少。
2、特征
①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② 体表裸露,冬眠。
③ 变温动物,卵生,体外受精。
脊椎动物
1、存在及种类
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3 亿年前。
●爬行类
眼镜蛇
鳄鱼
蜥蜴
脊椎动物
1、存在及种类
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3 亿年前。
●爬行类
2 、特征
① 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
② 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③ 变温动物,冬眠,体内受精,卵生。
脊椎动物
问题1:为什么爬行动物被称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进行体内受精,摆脱了水的限制。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
问题2:爬行动物为何多贴地爬行,体表覆盖鳞片或甲?
因为爬行动物的四肢短小或没有,所以贴地爬行。因为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再皮肤辅助,所以用鳞片或甲进行皮肤的保护。
脊椎动物
尖吻蝮(五步蛇)
眼镜蛇
竹叶青
黑曼巴蛇
脊椎动物
●鸟类
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现存8500种左右,比较常见的有家鸽、鸡、鸭、鹅、麻雀等。
脊椎动物
白鹤
猫头鹰
鸵鸟
鹦鹉
脊椎动物
2、鸟类特征
① 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
②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③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
讨论:鸟类身上有哪些特点利于飞翔生活?
脊椎动物
3、鸟类有利于飞翔特征
① 身体呈纺锤形
② 骨骼愈合、薄、中空
(减少阻力)
④ 前肢特化为翼 ,体表有羽毛
③ 直肠极短,无膀胱,不储藏粪便
减轻
体重
⑤ 胸肌发达
(提供强大动力)
⑥ 有气囊,能双重呼吸
⑦ 脑较发达
(反应灵敏)
(可以飞翔)
(氧气足)
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
1、存在及种类
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现存4400种左右,比较常见的有猪、狗、牛、羊、马、兔、老虎、狮子等
哺乳动物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分布最广(陆地上、空中、水中、树上和地洞里)。
脊椎动物
2、特征
①全身被毛 ,体温恒定。
②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想一想:为什么哺乳类动物是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最高等的动物?
③用肺呼吸。
主要是因为哺乳类动物的结构特征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脊椎动物
蝙 蝠
斑 马
白鳍豚
鲸
大熊猫
金丝猴
脊椎动物
类 别
动物名称
归类理由
哺乳类
鸟 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 类
青蛙
猫
鸡
蛇
草鱼
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体表有羽毛,前肢特化为翼,卵生
体表覆盖着鳞片,陆生,卵生
幼体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生活
环境
体表
呼吸
器官
体温
生殖
代表动物
水中
幼体:水中
成体:陆上
或水中
陆上
陆上
陆上
皮肤湿润
有鳞片
皮肤湿润
表皮干燥有
角质鳞片或甲
有羽毛
有毛皮
幼体:鳃
成体:主要用
肺兼用皮肤
鳃
肺
肺
肺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恒定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
鲫鱼、草鱼、鲨鱼、黄鱼…
青蛙、大鲵、蟾蜍、蝾螈…
龟、蛇、蜥蜴、鳄鱼…
白鹤、猫头鹰、鸵鸟、鹦鹉…
白鳍豚、鲸、蝙蝠、金丝猴…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体温不恒定
体温恒定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卵 生
胎 生
脊椎动物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鱼类
从 水生 到 陆生;
从 低等 到 高等;
从 简单 到 复杂;
4.5亿年前
3.5亿年前
3亿年前
1.5亿年前
2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