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
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
课时:第一课时
年级:五年级
日期: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知道平面图形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2、通过自主整理与合作学习梳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复习整理的方法。
3、通过复习与整理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进一步加强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时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对98页的内容主要分为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和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两个板块。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重温转化思想的运用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已经先后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且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研究了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些知识都已经学过并且在练习中经常会遇到,但是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只是散点的进行储存和调取,对于知识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晰,因此本课主要以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回顾研究过程、同伴交流分享和老师问题引领的方式进行。通过系统地对基本平面图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平面图形面积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平面图形面积问题、知道图形面积推导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
1、讲故事
2、这个故事和我们学过的什么数学知识有关?
3、故事中的周长是指什么?面积又是什么?
4、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和面积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揭题)
认真倾听
个别回答
个别回答
学生动手摸一摸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复习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为接下去的学习做铺垫。
核心推进
(一)复习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将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用字母记录在学习单上。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三角形和梯形没有周长公式,怎么求它们的周长?
4、小结:无论有没有周长公式,我们都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将这个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相加求出周长。
(二)复习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在这5种平面图形中,我们首先学习的是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没有学面积公式前,怎么求长方形面积?(交流长方形面积公式得到过程)
2、那么学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后,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PPT演示推导过程
3、看来这五种平面图形之间的面积推导是有联系的。设计一张推导示意图来说明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面积推导关系
投影展示交流
4、小结:旧知识可以推导出新知识,新知识可以转化成旧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个别交流
在学习单上整理
个别交流
个别交流
组内交流
全班反馈
组内交流想法
完成示意图
梳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后面的推导过程做准备。
通过整理有关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
拓展延伸
1、求下列图形周长和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反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用一组互相垂直的底和高)
2、出示一个长方形,将一个顶点向外拉伸,变成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
(反馈: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3、下列三个图形谁的面积最大?
(反馈:用2个相同的图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因为高相等,所以面积的大小由底边的长短决定。这里也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将不同图形转化成相同图形进行比较。)
4、图形之间的联系
Flash演示图形变化
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其它图形面积问题
5、巴霍姆获得的土地面积是最大的吗?你能不能根据他一天能跑的路程重新规划一下他跑的形状和每条边的长度,使他得到的土地尽可能的大?
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独立思考
个别交流
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预设:
①假设高代入计算
②两个相同图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比底
③求上下底之和比较
观察,思考
尝试解决
课后思考
通过对基本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将长方形拉伸成平行四边形,考察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比较面积的方法。
考察学生解决缺失条件的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运用假设法解决,但绝大多数的学生从没想过用转化思想解决。
拓展学生的思维,沟通图形和公式之间的关系。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了什么更深的认识吗?
学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