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训练试卷(1)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保持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持和延续生物的多样性,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在我国,有着自己的植物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英国,有一个名叫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珍藏了来自各大洲的众多稀有物种;在挪威,有一个目前最安全的种子基因库——“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其基因储备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抢救和保存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如种子,可以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现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大多有了自己农作物的基因库。有的种子基因库搞得非常好,但有的因缺乏经费、位置不合适或管理不到位等,还不能确保粮食种子的安全。特别是遭遇大的天灾人祸,如地震或战争时,当地的基因库就可能被毁于一旦。
所以,为了做到永久安全地保护全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就需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即使当地种子库被毁了,也可再用这些异地储藏的种子重新启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称为"末日种子库"。1
当前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使农业失去良好的基础,也使人类面临着更加饥饿的严重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穷人,所以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廉价的粮食无比重要。
人类仍有大约 80%的食物、住房和衣服来源于世界上现有的4 万种植物,可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咸胁,特别是填饱人类肚子的粮食植物。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天灾人祸,如不可预测的世界气候改变等。据科学家研究,地球温度每升高1,世界粮食就要减产 10%,升高 3~4,粮食就会减产 25%,全球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还有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据联合国推测,到 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增加到90 亿、这特对人类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
运营管理"末日种子库"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企资责人 Maria Haga介绍"从 1950 年至今、中国灭绝了90%的大米作物,美国灭绝了 90%的果蔬作物。'末日种子库'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种子,利用已有的多样性种子来保护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种子是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人类要能在较少的土地保持收获较高产量的农作物,扰一定要永久保护好现有的农作物多样性,这是保证不断提供足够粮食的关键办法之一。而要保护好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就要永久保存好那些更能适应气候变化,需要较少土壤、化肥和水还可以抗病和抗虫的优良粮食种子,它们是天地精华,是人类上万年传承的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是保持人英现在和未来不再挨饿的依靠和希望。
多样性对于粮食作物的安全十分重要。有多样作物的存在,未来可以挑选进行优势杂交;比如一个品种的小麦需要比较少的水就可存活但低产。而另外一个品种的小麦可能需要很多的水但高产,根据不同的特性可以杂交在一起,形成高产、需水量很少的新型的作物。
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近百家基因库机构把将近上百万份种子样本送到"末日种子库"保存。这些种子源自世界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近6亿颗。储存在这里的 82.5 万个品种,代表了1.3 万年农业历史。
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关键作物品种储存,所以"末日种子库"就像"备胎",是这些种子备份的备份。当洪水、战争等威胁了国家种子库,或者工业规模的农业极大减少了遗传变异以至于害虫泛滥成灾、作物死亡时、"末日种子库"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播编自徐峰《神子基因;延续生命的诺亚方丹》)
材料二
虽然中国口粮亩产世界领先,但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类作物亩产远低于以转基因种子为主的美国、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农业发达国家的 60%。玉米、大豆提高亩产,还需要依靠生物有种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但是,在产业发展、科研体系、技术攻关三个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生物技术是当前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核心短板。中国种业科技整体仍处于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的发展阶段,而美国的种业技术已经步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在全球种业竞争已经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由于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少、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落后于人,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短板,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 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会议明确,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种作为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摘编自莫云《保障粮衡安奎从种子入手,攻关 "卡脖子"技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英国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和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有着完全相同的功能定位。
B.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对当前的种子安全和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气温升高、虫害侵袭、战争破坏、人口增长等。
C.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中国在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D.认识到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2. 下列关于农作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目前要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
B.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就给科学家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通过杂交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为优良的种子提供了可能性。
C.现在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堪忧,如中国大米、美国果蔬的作物大量灭绝,"末日种子库"将会使这些物种起死回生。
D.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保护农作物多样性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世界提供足够粮食、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方法。
3. 根据材料推测,下列不是建立"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必备条件的一项是(3 分)
A.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带,自动温控系统使空气交换机和制冷设备交替工作,保持恒温。?
B.位置比现在的海平面高出 130 米,即便气候变暖导致冰层全部融化,也不会将其淹没。?
C.外包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隧道里有数道密封门,能够抵抗爆炸冲击力和热空气。?
D.位置很偏僻,却容易到达,有很好的码头和机场,给各国运输种子来此提供了便利。?
4.关于国家提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你是如何理解的?(4 分)?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9题。
阳关雪
余秋雨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那全是远年的坟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干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 20 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就是刚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王维诗画皆称一绝。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的三段内容,为后面的论述埋下伏笔,留给读者思考和耐人寻味的话题,让全文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B.本文题名“阳关雪”,实际上没有写到雪,雪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C.第二段提到“文人的魔力”,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让人有一种像寻找失落故乡的焦渴。
D.作者驻足阳关,用少量的笔墨写了阳关的坟堆,给阳关涂抹上一层厚重的苍凉悲壮色彩。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的三段内容,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留给读者思考和耐人寻味的话题,让全文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B.作者由艾略特的《荒原》联想起一幅幅与古代战争有关的画面,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意象纷呈,情感丰富,简洁而有层次。
C.倒数二三段,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述,使阳关超出地域学的意义,使它和“废墟”“荒原”都成了一种象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D.本篇散文,作者以游踪即打听阳关、走向阳关、阳关怀古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8.?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这句话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文章运用“写景”与“写史”的手法,语言平实而富有文采,请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张居正寝疾,朝士群祷,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戒弗往。居正殁,调吏部考功。
起历文选员外郎。疏陈天下四大害,言∶"杨巍乞休,左都御史吴时来谋代之,忌户部尚书宋纁声望,连疏排挤。副都御史詹仰庇力谋吏、兵二部侍郎。大臣如此,何以责小臣,是谓干进之害。礼部尚书沈鲤、侍郎张位、谕德吴中行、南京太仆卿沈思孝相继自免,独南京礼部侍郎赵用贤在,词臣黄洪宪辈每阴谗之,言官唐尧饮、孙愈贤、蔡系周复显为诋诬。众正不容,宵人得志,是谓倾危之害。州县长吏选授太轻,部寺之官计日而取郡守,不问才行。吏治日污,民生日瘁,是谓州县之害。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四害不除,天下不可得治。"疏出,朝论韪之。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居数月,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天启三年大计京官,以故给事中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先朝结党乱政,议黜之,吏科都给事中魏应嘉力持不可。南星著《四凶论》,卒与考功郎程正己置四人不谨。浙江巡按张素养荐部内人材,及姚宗文、邵辅忠、刘廷元,南星劾其谬,素养坐夺俸。先是,巡方者有提荐之例,南星已奏止之;而陕西高弘图、山西徐扬先、宣大李思启、河东刘大受,复踵行如故,南星并劾奏之,巡方者始知畏法。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竞卒于戍所。
(选自《明史·赵南星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
B.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
C.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
D.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户部,是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水利、田地、户籍、赋税、祭祀及财政事宜。 B.不谨,意思是不敬慎,不小心。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C.巡方,指天子出巡四方,也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文中的巡方者指的是巡抚地方的官员。
D.嫡母,庶出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是相对庶母而言的,生母不一定是嫡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南星不阿谀权贵。张居正生重病,朝廷中很多官员一起去替他祷告,赵南星没有去。因此,张居正死后,赵南星调任吏部担任考功郎。
B.赵南星有正义感。他在奏章中用吴时来为代替杨巍而排挤宋纁以及詹仰庇谋取二部侍郎这两个事例阐明干进之害。
C.赵南星胸怀天下。光宗即位之后,赵南星担任左都御史时,慷慨激昂地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职责,对乱政者毫不手软。
D.赵南星襟怀坦荡。魏忠贤和他的党徒非常憎恨赵南星,把他看作罪魁祸首,赵南星即使受到陷害被发配,也能安然自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州县长吏选授太轻,部寺之官计日而取郡守,不问才行。(4分)
(2)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4分)
14.? 文中的巡方者犯了什么错?什么原因使他们"始知畏法"?(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西塍①秋日即事
周密
络纬②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注]①塍:田间的土埂子,小堤。②络纬:虫名,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得此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中的“即事”一词意为“就过去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
B.“织夜愁”既回应了“络纬”,又暗指纺织女的“夜愁”如织物般纵横交错。
C.“酸风”的出处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指“刺人的凉风”。
D.“黄金线”可制成美衣华服,抵御秋寒,所以城里人家不觉秋已到来。
16.?鉴赏宋诗往往要从理性上把握,请结合内容,谈谈本诗写了秋季哪些特有的情景?总结出了生活中的什么道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____,____”两句通过写"木""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游园((皂罗袍)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围统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 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转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谅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统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1(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天下棉花看中国,??。新疆长绒棉因产量稀少、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以及世界顶级品质等特性,长年供不应求。
随着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2013~2014年,新疆棉花的总产量达到 450 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 6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 18%左右。截至 2020 年,新疆棉花总产、单产都连续 26 年位居全国第一。
早在 2018年,??。100亩地的棉花,以前需要 10个采棉工辛苦两个月,现在采棉机只需三个小时便可完成采摘。最新资料显示,新疆一台采棉机效率超过500 个劳动力,采净率达到93%。
21.请用两个比喻句点赞"新疆棉花",每句不超过 20个字。(4 分)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键盘侠,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占据道德高点发表“个人正义感”和“个人评论”的人群。当今,键盘侠式的“爱国行为”依然存在。
材料二:2012 年 9 月 15 日,西安市民李建利驾驶日系车,途中遭遇反日示威人群。随后车辆遭十几个人打砸,李建利本人被蔡洋用 U 形钢锁重击头部,致使颅骨被砸穿,当即倒地昏迷。法院以犯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判处蔡洋有期徒刑十年,并判决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人民币 25 万元。
材料三:季羡林先生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要区分正义和非正义的爱国主义,还要把爱国与奉献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高三年级拟举办以“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展现青年学子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作为学生
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3分)D(A项,定位不完全相同;B项,“人口增长”不是天灾人祸;C项,中国只是在生物育种方面落后;原文未提“杂交育种”方面落后。)
2.(3分)C(“末日种子库”并不能使已经灭绝的物种起死回生。)
3.(3分)D(从材料看,交通便利并不是必备条件。)
4.(4分)保护、增加耕地,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粮食安全;加强生物技术攻关,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6分)首先介绍多样性种子库建立的目的;接着分析了种子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最后阐述了保护种子多样性、建立“末日种子库”的意义。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B(“实际上没有写到雪”错误)
7.B(从文中来看,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8.?作者在文中指出唐人风范是中国文化、中国文人对前路的自信,但是却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模糊,没有了光彩。(2 分)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压制对艺术家的自信的扼杀,对本该傲立于世的辉煌的中华文化的摧残。(2 分)
9.(1)“写景”:作者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呈现了一幅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更能作者的情感。(2)“写史”:作者打破散文传统写作,发挥合理想象,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材料。(3)“写景”与“写史”相结合:既让读者如临其境,又能引发读者更多思考。(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即可。)
10.D
11.A(“水利”属工部,“祭祀”属礼部。)
12.A(张居正死后,赵南星调任吏部担任考功郎,与他没有去祈祷不构成因果关系。)
13.(1)州、县官员的选拔任用过于轻率,部、寺级别的官员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谋取为郡守,(朝廷)不考察他的才干品行。
(“选授”1 分,“轻”1 分,“计日”1 分,“才行”1 分)
(2)(阉党)将他抓捕下狱,判处赵南星赔偿赃款一万五千两银子,赵南星家一向贫穷,靠亲友捐助才将官司了结。
(补全主语 1 分,“坐”1 分,“素”1 分,“竣”1 分)
14.①巡方者提荐的权力已经废止(1 分),却有人明知故犯(1 分);②巡方者知道赵南星一定会追究到底(1 分)。
15.C(A“即事”就眼前的食物情景做诗文;B 暗指纺织女的夜愁错;D“黄金线”指的是堤岸上的杨柳枝叶变黄。)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3 页)
16.(1)前三句写了秋季特有的场景:“络纬”在夜里振翅做声,声如纺线(1 分)小楼里凉风将雨点吹拂到人身边(1 分)堤岸上的杨柳已经枝老叶黄了(1 分)道理:这些场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城里人家,因为远离了自然生活,往往不能及时感知季节的变化。(1 分)启示:生活中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一叶知秋,能从小事物中感受大变化;要善于观察生活,归纳思考。(每点 1 分,答出 2 点即可)
17.(6分)(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3分)A
19.(3分)C(C项,比拟)
20.(4分)第一处:“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删掉“在……中”或“让”。
评分建议:改对一处得2分。
21.(4分)示例:新疆棉花是棉中贵族;新疆棉花是白色黄金;新疆棉花洁白如雪。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不是比喻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22.(6分)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产量也不断提高;新疆便用采棉机采棉。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3.试题分析:
(1)材料段分析:
第一段主要批评了虚伪的爱国主义,此类人爱国仅仅停留在网络上、口头上,缺乏实际行动;警示我们要把爱国主义建立在具体行动上。
第二段主要批评了狭隘的爱国主义,此类人打着爱国的旗号,破坏的是社会稳定,伤害的是国家发展,警示我们要基于事实真相爱护国民,理性爱国。
第三段引用季羡林的话,提示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从正面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2)参考立意:诉诸行动,理性爱国。在正义的旗帜下担当前行。坚守正义,理性前行。爱国需要呐喊,更需要践行奉献。……
参考译文: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被任命为汝宁推官。为政清廉公平,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张居正生重病,朝官集体为他祈祷,赵南星和顾宪成、姜士昌戒约不去。张居正死后,赵南星调任吏部考功郎中。
起用担任文选员外郎。上疏陈述天下四大害,说:“杨巍自请退职,左都御史吴时来图谋代替他,但是忌惮户部尚书宋纁的声望,接连上疏排挤他。副都御史詹仰庇竭力谋取吏部、兵部两部侍郎。大臣尚且这样,凭什么责怪小官呢,这就是所说的不正当的求进之害。礼部尚书沈鲤、侍郎张位、谕德吴中行、南京太仆卿沈思孝相继自请离职,唯独南京礼部侍郎赵用贤在位,词臣黄洪宪之辈常常暗中进谗言诋毁他,谏官唐尧钦、孙愈贤、蔡系周又公开地诋毁污蔑他。为众人表率之人不被所容,小人得志,这就是所说的狡诈之害。州、县官员的选拔任用过于轻率,部、寺级别的官员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谋取为郡守,不考察他的才干品行。官场一天天污秽,民生一天天凋敝,这就是所说的地方州县之害。乡官的权力比郡守和县令还大,他们横行乡里,无所顾忌,谁也奈何不得。像渭南知县张栋,治理品行之好,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约束抑制退休居乡官员,结果被人谗言中伤没有获得升迁,这就是所说的乡官之害。这四害不除,国家就得不到太平。”他的奏疏一出来,朝中议论都认为他说得对。
光宗即位,起用为太常少卿。过了几个月,授官左都御史,他慷慨激昂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职责。天启三年考核在京官员,因原给事中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在前朝(万历朝)时结党营私、扰乱朝政,赵南星建议罢黜他们。吏科都给事中魏应嘉坚决反对。赵南星就写了一篇《四凶论》,最终与考功郎程正己判定四人为“不谨”。浙江巡按张素养推荐部内的人才,涉及姚宗文、邵辅忠、刘廷元。赵南星弹劾他的谬误,张素养被定罪罚扣俸禄。在此之前,巡抚地方的官员有提拔举荐人才的先例,赵南星已经上奏制止了。而陕西的高弘图、山西的徐扬先、宣大的李思启、河东的刘大受,又按旧例继续实行,赵南星一并上奏弹劾他们,巡抚地方的官员才知道畏惧法令。
魏忠贤及其党徒非常憎恨赵南星,每当假传皇帝下诏、告示时,总是把他看作罪魁祸首。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判处让赵南星赔偿赃款一万五千两银子,赵南星家一向贫穷,靠亲友捐助才将官司了结。嫡母冯氏、生母李氏,都由于哀痛过度而死。赵南星到达发配地,安然自处。
庄烈皇帝登基,下诏赦免让他返京。巡抚牟志夔,是魏忠贤的死党,故意推迟遣还,赵南星最终死在发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