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培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培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29 16: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
中新网上海2019年1月10日电,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多。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
A.规模超过“正向春运”B.主要受环境的影响C.主要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D.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3.“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 )
A.优化当地的人口结构 B.解决春节期间用工难
C.增强第二、三产业的活力 D.增加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 迁入率一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 T1、T2 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 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 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T1 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T2 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5.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T2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T1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D.T2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6.图中a、 b分别表示( )
A.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B.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D.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下图示意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出人口月季变化和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意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云南省和内蒙古白治区流出人口( )
A.受气候影响流动时间较集中 B.2-3月份小高峰主要是春节返回家乡
C.流动周期一般为半年 D.9-10月份小高峰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
8.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流出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意愿对流出地的影响是( )
A.不利于边疆稳定和边防巩固 B.加快生态环境恶化进程
C.降低人口老龄化 D.利于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能迅速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并导致老龄化。根据地区老年人口和非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老龄化划分为:残留老化、集聚老化、自然老化及集聚稀释四种类型。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市老龄化类型空间分布图,下表为2000~2010年该市城市中心区37个街区老龄化空间类型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00~2010年,该市( )
A.①区域大量劳动力流入 B.②区域老年人口基数小
C.③区域大量老年人口流出 D.④区域人口流动较少
10.该市最可能是( )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长春
读卡塔尔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12.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13.卡塔尔宣布在其北部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气田,使该国天然气储量达到25.7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3位。天然气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下列有关天然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能源 B.利用很广泛的新能源
C.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太阳能 D.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及其增长率(含预测)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劳动力供给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逐年下降B.2020-2030年劳动力供给量下降缓慢
C.2035-2045年劳动力供给量降速有所减缓D.我国劳动力供给量逐年上升
15.我国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制约产业结构升级 B.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至国外
C.劳动力由沿海流向内地 D.短期内国外劳动力大量输入
16.下列措施能够缓解大城市“用工荒”的是( )
A.提高工业产品市场价格 B.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
C.改善城市企业用工环境 D.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二、综合题
17.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左图为东北山河大势图,右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大兴安岭的走向是 ;该山脉西侧的植被类型是 。
(2)三江平原土壤肥沃,影响其有机质丰富的自然因素是 ;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其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3)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其中原因之一是人口呈现负增长,该人口增长模式为 ;造成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4)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从_________(选填“东部”、“西部”)地区迁往东北、西北及边疆地区。
(2)改革开放以后,由于_________的发展,交通条件的_________,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我国人口迁移频度提高,规模_________,人口流动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比重迅速_________,主流是由_________(选填“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的迁移。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2.C3.D4.B5.C6.D7.D8.A9.D10.D11.D12.B13.C14.C15.B16.C
17.(1)东北-西南走向 温带草原
(2)气温(低) 商品谷物农业 人均耕地面积广(地广人稀)
(3) 低-低-低 人口迁出
(4)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8.东部 社会经济 改善 扩大 提高 农村到城市。
19.(1)沪、苏、津、粤。
(2)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现象不断加剧。
(3)社会经济因素
(4)变小 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