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9 14: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1、例2及第74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2÷10≈    40÷20=    90÷30=    152÷30≈
78÷20≈ 150÷50= 241÷30≈ 360÷6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73页例1。
(1)课件出示例1插图及题目,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学生讲解思路。列式(板书):92÷30=?
(3)你准备怎样计算?说一说。
①口算:92≈90,92÷30≈3。
②笔算:
商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余下的“2”表示什么?
学生说一说,教师随之进行讲解。
本环节中,重点让学生说出商3写在个位的意义。
2.教学教材第73页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3)指一名学生板演试算,全班集体订正。
本环节中,通过列竖式让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使学生明确: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4)思考:余下的数能比30大吗?
余下的数比30大,说明没有尽可能地把数分完,所以余下的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知识运用
1.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第1、2题。
指4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练习,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轮流答题,全班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三第2题。
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得出一致结论。教师指名学生答题,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应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我备课时想到: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有了试商经验,这节课就是用竖式求商;而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对竖式并不陌生。那么这节课对学生来讲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应该出在商的位置:是写在个位还是十位?道理是什么?学生可能容易出错。这节课开始先是复习口算除法,再出示新课内容:由情境引出92÷30和课件出示178÷30,学生先是估算商是几,再让学生动笔试着写出竖式。我估计学生写竖式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已经估商并复习了计算法则,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就能解决问题。但结果与想象的相差甚远,有近半数的学生把178÷30商的位置写错。我边巡视边反思,部分学生之所以没能顺利迁移,说明计算法则并没有被深刻地理解。于是反馈时我让学生将不同的书写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讨论并说出为什么。说理的过程就是明晰算理与算法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代替老师的讲解,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对新知识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