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伴我们成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回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与人生的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收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题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完成适量的开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性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讲述个人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例,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通过课前收集题材,课上讲述事例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受数学对人生的作用.
情感态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讲述个人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例,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数学世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通过报刊杂志、电视以及上网收集数学与人生有关的题材;并做好笔记;
2.准备一些长方形纸片和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你呱呱坠地降临人间的第一天,医生就要检测一下你的各项健康指标,为你量量身体的长度,称称你的体重,这些都与数和量有关,这就是数学.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数学如何哺育着你的成长?
请大家回忆在小学时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
(二).探究归纳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学生的成长与数学密切相关,你出生的第一天,就和数学打上了交道,当你开始学话时,长辈就要叫你掰着手指数数;当你会拿笔时,大人就会指导你学习画三角形、方块和圆;当你进入学校成为学生时,老师要给你编排学号,会用分数来反映你各科的学习成绩;会指导你用纸折出小鸟、小船等各种形状的玩具;会教你用剪刀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进入小学的中高年级后,选举班干部时,要你们作好选票统计工作等等。
在小学,正式开始了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懂得了初步的数学语言,知道了整数和分数;学会了加、减、乘、除;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图形;了解了简单的统计知识.数学知识开阔了你的视野,改变了你的思维方式,使你变得更聪明了.
(三).实践应用
例1 一个数加5,再乘以2,然后减去4,再除以2,最后得到6.问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 这个题目可以这样来表示:
一个数 +5 ? ×2 ? -4 ? ÷2 =6.
所以可以从第三个问号开始算起,依次求出第二、第一个问号,最后求出这个数.
解 方法一
6×2=12,12+4=16,16÷2=8,8-5=3.
方法二
(6×2+4)÷2-5=3.
答 这个数是3.
评 本题已知了计算的结果及每一步运算,我们可以从最后一个运算开始,依次求出每一步运算的逆运算的结果,最后求出这个数.方法二是列综合式求解,要注意括号的运用.
例2 用剪刀将如图所示的长方形纸片沿着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要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应该怎么剪?
(1) (2)
答 如图(2)剪法可以符合题目的要求.
评 本题可以让学生多思考一段时间,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剪的时候先满足一个条件(如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加一个条件(如三角形),最后达到全部满足条件的目的,特别地,要重视分析每一次失败的原因,逐步修正思考的方向,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
(四).交流反思
师生共同归纳: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数学,数学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要学会灵活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检测反馈
1.请你说出一座标志性建筑或雕塑,并指出它包含哪些图形.
2.计算:19+299+3999+49999 的值.
3.一个数加上3,减去5,乘以4,除以6得16,这个数是多少?
4.请改变一个运算符号,使得下面的等式成立:
1+2+3+4+5+6+7+8+9=100.
5.猜谜语:爷爷参加百米赛跑(打一个中国古代数学家).
6.在下式的适当地方加一个括号,使等式成立:
18×6+4÷2+3=93.
7.若把上题改成这样:在下式的适当地方加一个括号,使该式出现不同的值:
18×6+4÷2+3.
问括号的添加方法有几种?不同的值有哪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