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3.2 -3.3 课件(3份打包)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3.2 -3.3 课件(3份打包)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9 20:32:5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对应方程、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
已知函数f(x)=x-1,我们知道,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
R,
而且可以求出,方程f(x)=0的解集为1,不等式f(x)>0的
解集为
,不等式f(x)<0的解集为
在下图中作出函数f(x)=x-1的图像,总结上述方程、不等
式的解集与函数定义城、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
会利用函数的图像求解对应不等式的解集,会利用函数的性质判断对应方程是否有实根,会利用“二分法”找实数的近似值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以及数型结合思想,学会求函数零点,方程的根。
由尝试与发现中的例子可以看出,根据函数值的符
号能够把函数的定义域分为几个不相交的集合。具体
来说,假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若
A={x∈D|f(x)<0},
B={x∈D|f(x)=0},
C={x∈D|f(x)>0},
显然,A,B,C两两的交集都为空集,且D=A∪B∪C.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实数a处的函数值等于零,
即f(a)=0,则称a为函数y=f(x)的零点.上述集合B就是
函数所有零点组成的集合。
不难看出,a是函数f(x)零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
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公共点。因此,由函数的图像可以方便地
看出函数值等于0的方程的解集,以及函数值与0相对大小比较
的不等式的解集.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例1
如下图所示是函数y=f(x)的图像,分别写出f(x)=0,
f(x)>0,f(x)≤0的解集.
解:由图可知,f(x)=0的解集为
{一5,一3,一1,2,4,6}.
f(x)>0的解集为
(一5,-3)∪(2,4)∪(4,6).
f(x)≤0的解集为
[-6,-5]U[-3,2]U{4,6)
依照零点的定义可知,求函数y=f(x)的零点,实质上就是要解
方程f(x)=0,而且只要得到了这个方程的解集,就可以知道函数
图像与x轴的交点,再根据函数的性质等,就能得到类似f(x)>0等
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已经知道怎样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而且也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因此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例2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2-x-6<0;(2)x2-x-6≥0.
解:设f(x)=x2-x-6,令f(x)=0,得
x2-x-6=0,
即(x-3)(x+2)=0,从而x=3或x=-2.
因此3和-2都是函数f(x)的零点,从而f(x)的图像与x轴相交
于(3,0)和(-2,0),又因为函数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所以可以作出函数图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
(1)所求解集为(-2,3);
(2)所求解集为(-∞,-2]∪[3,+∞).
例3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2-4x+4>0;(2)x2-4x+4≤0.

设f(x)=x2-4x+4,令f(x)=0,得
x2-4x+4=0,
即(x-2)2=0,从而x=2.
因此函数f(x)的零点为2,从而f(x)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2,0),
又因为函数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因此可知:
(1)所求解集为(-∞,2)∪(2,+∞);
(2)所求解集为{2}.
一般地,由一元二次方程解集的情况可知,对于二次函数
f(x)=ax2+bx+c(a≠0):
(1)当Δ=b2-4ac>0时,方程ax2+bx+c=0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x1,x2,且x1,x2是f(x)的两个零点,f(x)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
公共点(x1,0),(x2,0);
(2)当Δ=b2-4ac=0时,方程ax2+bx+c=0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xo,
且xo是f(x)唯一的零点,f(x)的图像与x轴有一个公共点;
(3)当Δ=b2-4ac=0<0时,方程ax2+bx+c=0没有实数根,此时f(x)
无零点,f(x)的图像与x轴没有公共点。
更进一步,可以由二次函数的图像得到对应的不等式的解集,有关内容留作练习。
例4
求函数f(x)=(x+2)(x+1)(x-1)的零点,并作出函数
图像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f(x)>0和f(x)≤0的解集。
解:
函数零点为一2,-1,1.
函数的定义域被这三个点分成了四部分,每一部分函数值的
符号如下
由此可以画出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f(x)>0的解集为(-2,-1)∪(1,+
);
f(x)≤0的解集为(-∞,-2]∪[-1,1].
函数的零点、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函数的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因式分解
求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因式分解
(2)穿根法求不等式的解
数学运算:因式分解求方程的解
穿根法求不等式得解
方法总结
核心知识
易错提醒
核心素养
把烦恼和无奈抛给昨天,面对挑战,全身心的投入,争取青春无悔.(共18张PPT)
第2课时
零点的存在性及其近似解的求法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否存在,并不难判别,这是因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情况,都可以根据它们的系数判别出来,而且有实数根的时候,都能够写出求根公式。但是,对于次数大于或等于3的多项式函数(例如f(x)=ax3+bx2+cx+d,其中a≠0),以及其他表达式更复杂的函数来说,判断零点是否存在以及求零点,都不是容易的事(事实上,数学家们已经证明:次数大于4的多项式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什么情况下一个函数一定存在零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结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如下图所示,已知A,B都是函数y=f(x)图像上的点,而且函数
图像是连接A,B两点的连续不断的线,画出3种y=f(x)的可能的图像.判断f(x)是否一定存在零点,总结出一般规律。
可以看出,尝试与发现中的函数f(x)在区间(a,b)中一定存在零点
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
连续不断的,并且f(a)f(b)<0(即在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
异号),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中至少有一个零点,即
?xo∈(a,b),f(xo)=0.
一般地,解析式是多项式的函数的图像都是连续不断的.
需要注意的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不是连续不断的.

求证:函数f(x)=x3-2x+2至少有一个零点.
证明
因为f(0)=2>0,f(-2)=-8+4+2=-2<0,
所以f(-2)f(0)<0,因此?xo∈(-2,0),f(xo)=0,
即结论成立。
例中的函数在区间(-2,0)中存在零点xo,但是不难看出,
求出xo的精确值并不容易,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得到这个零点的
近似值呢?比如,能否求出一个x1,使得|x1-x0|<

如果在区间(一2,0)中任取一个数作为xo的近似值,那么误差
小于多少?
如果取区间(一2,0)的中点作为xo的近似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怎样才能不断缩小误差?
如果在区间(一2,0)中任取一个数作为xo的近似值,误差小于2;
如果取区间(一2,0)的中点作为x。的近似值,误差小于1.
一般地,求x0的近似值,可以通过计算区间中点函数值,
从而不断缩小零点所在的区间来实现,具体计算过程可用如下
表格表示.
其中第2行的区间是(-2,-1),这是因为f(-2)f(-1)<0,
其他区间都是用类似方式得到的.最后一行的函数值没有计算,是
因为不管xo∈(-2,
],还是xo∈[

),我们都
可以将
要看成xo的近似值,而且误差小于
当然,按照类似的方式继续算下去,可以得到精确度更高的近似值
上述这种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称为二分法。
在函数零点存在定理的条件满足时(即f(x)在区间[a,b]上的
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f(a)f(b)<0),给定近似的精度ε,用
二分法求零点xo的近似值x1,使得|x1-xo|<ε的一般步骤如下:
零点存在性及其近似值的求法
零点存在性
二分法求零点
图像法
二分法
零点的求法及其判断
(1)已知零点的分布求参数的范围
(2)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
抽象概括:零点存在性定理
数型结合求零点
方法总结
核心知识
易错提醒
核心素养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拉罗什富科(共35张PPT)
3.4
函数的应用(一)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常用函数?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幂函数
(a≠0)
现实中经常遇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型的应用问题,如何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呢?
1.了解函数、分段函数等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
(重点)
2.掌握求解函数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难点)
3.掌握对数据的合理处理,建立函数模型.
(难点)
4.体会运用函数思想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数学建模:通过具体函数模型的运用,培养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例1
为了鼓励大家节约用水,自2013年以后,上海市实行了阶梯
水价制度,其中每户的综合用水单价与户年用水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解:不难看出,f(x)是一个分段函数,而且:
当0当220f(x)=220×3.45+(x-220)×4.83
=4.83x-303.6;
当x>300时,有
f(x)=220×3.45+(300-220)×4.83+(x-300)×5.83
=5.83x-603.6.
因此
=3.45x,0f(x)
=14.83x-303.6,220=5.83x-603.6,x>300.
(2)因为220<260≤300,所以
f(260)=4.83×260-303.6=952.2,
因此张明一家2015年应缴纳水费952.2元。
由例1可知,可以用分段函数来描述生活中的阶梯水价、阶梯电价
等内容.
例2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据有关资料显示,
1978-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假设每一
年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量都相等,记1978年后第t(限定t<40)年
的城镇常住人口为f(t)亿.写出f(t)的解析式,并由此估算出
我国2017年的城镇常住人口数.
因为每一年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量都相等,所以f(t)是一次函
数,设f(t)=kt+b,其中k,b是常数
注意到2013年是1978年后的第2013-1978=35年,因此
f(0)=1.7,

b=1.7,
f(35)=7.3,
35k+b=7.3,
解得k=0.16,b=1.7.因此
f(t)=0.16t+1.7,t∈N且t<40.
又因为2017年是1978年后的第2017-1978=39年,而且
f(39)=0.16×39+1.7=7.94,
所以由此可估算出我国2017年的城镇常住人口为7.94亿.
例3
某农家旅游公司有客房160间,每间房单价为200元时,每天都
客满。已知每间房单价每提高20元,则客房出租数就会减少10间.若
不考虑其他因素,旅游公司把每间房单价提到多少时,每天客房的
租金总收入最高?
分析
可以通过试算来理解题意,如下表所示。

设每间房单价提高x个20元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总收入为y元.
因为此时每间房单价为200+20x元,而客房出租数将减少10x间,即为160-10x间,因此
y
=(200+20x)(160-10x)
=200(10+x)(16-x)
=200(-x2+6x+160)
=200[-(x-3)2+169]
=-200(x-3)2+33
800.
从而可知,当x=3时,y的最大值为33800.
因此每间房单价提到200+20×3=260元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总
收入最高。
例4
某单位计划用围墙围出一块矩形场地,现有材料可筑墙的总长
度为L,如果要使围墙围出的场地面积最大,则矩形的长、宽各等于
多少?
解:设矩形的长为x时,场地的面积为S.
因为矩形的周长要为L,所以矩形的宽为
(L-2x),由
x>0,
(L-2x)>0
可解得0.
例5
已知某产品的总成本C与年产量Q之间的关系为C=aQ2+3000,且
当年产量是100时,总成本是6000.设该产品年产量为Q时的平均成
本为f(Q).
(1)求f(Q)的解析式;
(2)求年产量为多少时,平均成本最小,并求最小值。








实际问题
的解
数学模型
的解
抽象概括
推理演算
还原说明
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提升总结】
1.一辆汽车的行驶路程s关于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
所示,那么图象所对应的函数模型是
(
)
A.一次函数模型
B.二次函数模型
C.幂函数模型
D.对数函数模型
观察可知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是一次函数模型.
O
x
y
A
【变式练习】
【解题关键】
A
例2.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
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销售单价
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
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销售单价(元)
6
7
8
9
10
11
12
日均销售量(桶)
480
440
400
360
320
280
240
能看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吗?
解:根据表可知,销售单价每增加1元,日均销售量就减少40桶.设在进价基础上增加x元后,日均销售利润为y元,而在此情况下的日均销售量就为
480-40(x-1)=520-40x(桶)
由于x>0,且520-40x>0,即0y=(520-40x)x-200
=-40x2+520x-200,
0易知,当x=6.5时,y有最大值.
所以,只需将销售单价定为11.5元,就可获得最大的利润.
分析表格,找出规律,设出变量,建立关系式
二次函数求最值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f(x)=ax2+bx+c
(a≠0).
(2)顶点式:f(x)=a(x-h)2+k
(a≠0).
(3)两点式:f(x)=a(x-x1)(x-x2)(a≠0).
具体用哪种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提升总结】
某车间有30名木工,要制作200把椅子和100张课桌,已知制作一张课桌与制作一把椅子的工时之比为10:7,问30名工人应当如何分组(一组制作课桌,另一组制作椅子),才能保证最快完成全部任务?
【变式练习】
完成全部任务的时间就是两组中需要用时较多的那组所用的时间,因此要想最快完成任务,两组所用时间之差应为0或越小越好.
【解题关键】
制作200把椅子所需时间为函数
解:设x名工人制作课桌,
名工人制作椅
子,由题意知,一个工人制作一张课桌与制作一
把椅子用时之比为10:7,则一个工人制作7张课桌
和制作10把椅子所用时间相等,不妨设为1个时
间单位,
那么制作100张课桌所需时间为函数
则完成全部任务所需时间

时,用时最少,

取得最小值.

解得
因为
判断

所以最少时间为
所以最少时间为
因为
所以
时,用时最少.
答:用13名工人制作课桌,17名工人制作椅子最快完成任务.
因为
函数的
应用
核心知识
方法总结
易错提醒
核心素养
在解决具体函数模型问题时
要有建模意识
求解函数解析式时要综合应用图形、待定系数法等
数学建模:通过具体函数模型的运用,培养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利用图形求解析式时注意端点值
解决实际问题一定注意定义城,
分段函数分类时合理,
不重不漏
函数模型解析式
图象的形式
由图象写出解析式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幂函数
C
A
3.某工厂8年来某产品的总产量y与时间t(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前3年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②前3年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③第3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
④第3年后,这种产品年产量持续增长.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③
【解析】由图可知前3年的总产量增长速度是越来越快;而图象在t∈(3,8)上平行于t轴,说明总产量没有变化,所以第3年后该产品停止生产.因此只有①③正确.
【答案】①③
4.某公司市场营销部的个人月收入与其每月的销售量成
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给出的信息可
知,营销人员没有销售量时的收入是______.
300元
【解析】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k≠0),
函数图象过(1,800),(2,1
300),

解得
∴解析式为y=500x+300,
当x=0时,y=300.
∴营销人员没有销售量时的收入是300元.
  信念是生活的太阳,面对它时,酸楚的泪滴也会折射出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