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创造出有特色的切挖造型。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材料,花泥、萝卜、陶泥、切挖工具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展评法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⒈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几何形体。
师问: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把它们称为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⒉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生答。
师总结: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或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⒊欣赏课本范图以及草图,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形体切挖?
形体切挖就是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切除的部分可以是规则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使这个基本形体成为一个新的造型。如凯旋门是在六面体上切除一个规则的拱形门,而矮凳是在圆柱体基础上切挖掉一个不规则形体。
(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了解形体切挖特点,切挖掉的部分可以是几何形体,也可以是不规则形体。)
二、发展阶段
⒈尝试做
师:每位同学准备好一块立方体的泥材,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尝试制作《凯旋门》,比比哪个小组最快。(生练习)
请制作最快的小组介绍他们的制作方法。
师总结:切,用刀(强调握刀方式);挖,可用汤匙;还有很多东西也可利用,例如:纸卷筒,可以在花泥上镂空等。
(本次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花泥这种媒材,运用比赛制作《凯旋门》的形式,激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花泥的材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探究、交流了花泥切挖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意识。)
⒉欣赏讨论
欣赏以形体切挖方式制作的各种图片。
(通过图片欣赏,帮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能力。)
⒊教师示范
师示范怎样将六面体花泥加工成圆柱体,示范完整作品的切挖。完成后把作品进行写生。
(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形体切挖方法的运用的认识。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是感知运用为主,理性思考较少,让学生的感知先行,用最高的学习热情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能力。)
三、练习阶段
作业内容:根据构思对基础形体进行切挖练习,做完后根据作品画出结构图。
学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评选出最棒的作品,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构思以及制作方法。
五、拓展阶段
欣赏以形体切挖方法及不同材料制造的建筑、日用品等图片,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把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希望学生能运用或尝试运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