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0.明亮与黑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0.明亮与黑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28 21:4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明亮与黑暗
【教学目标】
1、能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中,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
2、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会选择
适合读书、学习的地方。
3、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手电筒、灯光带。
学生材料:有孔盒子
、图片素材、手电筒、实验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聚焦与众不同的盒子,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提问:进入科学教室,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生:小猫、小龙、奶牛
谈话:是啊!有这些可爱动物形状的盒子。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解暗盒
从观察孔观察暗盒内部(教师演示示范方法,布置要求)
谈话:在这个小动物的肚子里藏着小秘密,通过它的小眼睛也许你就能看到。在观察的时候,老师有要求:不能动盒子,每个小朋友走到盒子面前,蹲下来,凑上去看,一个小朋友看完以后下一个接上。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
谈话:开始吧!
2、学生分组活动
3、交流汇报看到结果
提问:你看到了吗?
生:没有
追问:为什么看不到呢?
谈话:对啊,盒子里面一片黑暗。
(板书:黑暗)
4、用不同的方法看清盒子里的物体
教师组织学生分层,逐步看清盒子里的图片,交流汇报
提问:那怎样才能看到呢?
生:打开它、开小孔
谈话:这些方法都不错。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啊,这个盒子上面藏着小机关,它的另一只眼睛和翅膀打开,下面都藏着—小孔。把这些小孔打开再看,说不定你会有新的发现。还是像刚才那样,一个接一个,轮流看。听明白了吗?行动吧!
学生分组活动。
提问:你看到了吗?为什么呢?
生:有光进去了。
谈话:对呀,因为有光才能看见物体。(板书:有光才能看见物体)
提问:那你看得清楚吗?
生:不清楚。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看清楚呢?
生:打开它。
谈话: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慢慢打开,先打开一条缝,然后打开的大一些,再大一些。听清楚了吗?行动!
学生分组活动。
提问:这回你看清楚了吧,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光进去的比较多。
5、小结:是啊。盒子打开的越来越大,光进去的越来越多,盒子里就变得越来越明亮了(板书:明亮)。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明亮与黑暗。(板书:与)
活动二:生活中那些情况需要亮一点,哪些情况需要暗一点?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或者图片提示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那你在生活中经历过明亮与黑暗吗?
生:黑暗的下雨天有闪电。
谈话:那在看看咱们的教室里—明亮的;关了灯以后呢?—黑暗的;这样暗上课行不行啊?—不行。是呀!我们上课的时候需要亮一些。老师还把一些特殊的场景藏在了小动物的肚子里。现在和老师一起把它从黑暗的盒子里拿到明亮的教室里吧!
提问: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图片的情况,需要亮一些还是暗一些呢?小组讨论开始吧!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2、交流讨论并把相应的场景贴于对应的灯光带上。教师随堂点评
提问:你们小组是什么场景?需要什么样的光?
生:医生做手术,需要亮一些。
点评:对啊,只有在明亮的光下,医生才能看的清楚,做好手术。请你把它贴到亮度条的对应位置上。
提问:还有哪个小组来分享?
生:睡觉,要暗一些。
点评:是呀,黑暗的环境才能帮助我们进去甜甜的梦乡。
提问:谁再来分享?
生:写作业,需要亮一些
点评:写作业需要像做手术那么亮的光吗?想一想,贴在哪里呢?你们同意吗?
3、小结过渡
同学们都会选择不同场景需要的不同亮度的光了,棒棒的。把掌声送给自己!
活动三、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学习保护眼睛
过渡: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来当一当小裁判,看看,下面这些情况,他们做的对吗?如果对,就做对的手势;如果错,就做错的手势。请判断。
1、出示一系列场景:
(1)被窝里看手机
生:错
提问:错在哪儿呢?
生:不能再黑暗的情况下看手机
谈话:是的,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情况下,手机的光太亮了,会伤害我们的眼睛。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坐起来看。
点评:嗯,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
提问:那为了避免强光的刺激,我们该怎办?
生:开灯。
谈话:还有一个办法,其实我们的手机都有这个功能,调节屏幕亮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调?那么在白天呢?
(2)在黑暗中看电视
谈话:继续判断
生:错
那这样呢?(出示开灯看电视图片)
生:对
过渡:在自然环境下,也会有不同亮度的光,你会选择吗?(出示阳光下、树荫下、昏暗处)
生:树荫下。
提问:说说你原则的理由。
生:树荫下,不是太亮,也不是太暗。
谈话:如果在强烈的阳光下,我想出门,我应该怎么保护我的眼睛呢?
生:撑伞、戴墨镜
(3)登雪山戴雪镜
提问:冬天在雪地玩,也要戴上防护镜,为什么呢?
生:保暖、防止雪花进眼睛
小结:大家说的都有些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来听听医生伯伯怎么说(播放视频)。
(4)电焊工工作时使用防护面罩、地震后被救伤者要蒙上眼睛
谈话: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做好防护,避免光线对眼睛的伤害。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
2、小结
过渡
眼睛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要会选择合适的光来保护眼睛,既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
活动四: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过渡:那怎样可以得到合适亮度的光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预测:手电筒放置的高度与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关系
谈话:这个实验要用到—手电筒;打开会有—光;照到黑板上会有一个圆圆的光斑。我们就来研究手电筒距离桌面位置的高低与光斑大小、亮暗的关系,
先来猜一猜,当手电筒距离桌面位置越高,光斑越?亮度越?当手电筒距离桌面位置越低,光斑越?亮度越?
我们猜得对不对呢?要用实验来验证。
实验注意点

不能对着眼睛照)
提问:做这个实验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生:不能对着眼睛。
谈话:还有啊,做实验的时候要记录,把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实验册上画一画。同时,也请你想一想,光斑亮度为什么会变化?听明白了吗?两个一组开始吧!
小组实验:改变手电筒放置高度,观察光斑的大小和亮度
4、实验交流汇报
结论:手电筒放置高度越高,光斑越大,亮度越亮;
手电筒放置高度越低,光斑越小,亮度越暗。
提问:光斑亮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生:与手电筒的高度有关
小结:当我们离发光物体越近,光越集中,光就越强,亮度就越亮;当我们离发光物体越远,光越分散,光就越弱,亮度就越暗。就像声音一样。
谈话:工程师就是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可调光手电筒。(展示手电筒)
课堂总结
谈话: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明亮与黑暗,知道了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还知道了光有强弱,并且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它。光还有很多奇妙的地方,看!
三、拓展延伸
欣赏更多奇妙的光
【板书设计】
10.明亮与黑暗
有光才能看见物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