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与黑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明亮与黑暗是由于光的原因产生的,光线照射到的地方就是明亮的,而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黑暗的。
2、知道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
3、明白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要学会保护眼睛。
4、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明白手电筒离得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过来,手电筒离得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教学重点:知道黑暗与明亮是由光线产生的,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亮一些,哪些地方需要暗一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教具:一个封闭的暗盒、手电筒、手机、孙悟空卡片等
学生学具:铁架台、试管架、手电筒、孙悟空卡片、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暗盒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想认识吗?
2、师:它就住在这个盒子里,我们偷偷看一眼好不好?
3、师:(关灯,手机摄像头拍摄)恩?看见了什么?为什么看不见?
4、师:教室里这么黑,它可能还在睡觉,我们打开一盏灯好不好?(打开手机的闪关灯)
5、师:看见了吗?我们的好朋友是?对,孙悟空。
6、师:怎么一开灯就看到孙悟空了呀?
生:
7、师:真聪明!(开灯)有灯光照到的地方就比较明亮,(关灯)没灯光照到的就比较黑暗。
8、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明亮与黑暗(出示课题)
二、玩皮影
1、学生通过玩皮影,探究物体和手电之间位置的变化,会使影子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会标交流
3、师汇总记录学生的发现
4、师:要是手电筒离得更远会怎样?
三、探究光斑与手电位置的关系
1、同学们刚才都玩过手电筒了,大家看,手电筒打开的时候会在黑板上照出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有时候?有时候?我们科学上把这个会变化的亮圆圈叫做:光斑(贴板书)
2、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光斑是有大小和亮暗的,那它的大小和亮暗跟什么有关呢?谁来猜一猜?(班级优化大师加分)
3、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些猜测是的正确与否呀?对,实验。
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验有哪些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组长打开铁架台上的三只手电筒;
(2)分别调整三只手电的角度,让不重叠的光斑照在桌面上
(3)小组每个组员都认真观察光斑,并实验记录单上在画出3个光斑
(4)再次认真观察光斑,根据所观测到的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中的第二题
(5)小组中评选出画得最好的实验记录单,代表你们小组给老师拍照。
(6)完成的小组就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去拍照
5、学生开始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记录。
6、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记录点评。
四、扩展
1、师:大家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一直提醒我们看电视要坐得远一点吗?
生:太近了会近视。
师:(班级优化大师加分)那你知道为什么坐近了看电视会近视呢?
生:因为太亮了。
师:(班级优化大师加分)对,结合我们上面实验结论,光离我们越近光斑就越亮,这就是我们坐得离电视越近,电视的光就越亮,太亮的光照进我们的眼睛会让我们的眼睛近视。那,能不能在关灯黑暗的环境里看电视呢?
生:
师:(班级优化大师加分)好样的,其实在黑暗的环境里我们眼睛的瞳孔是会放大的,这时候正常的光都会变得更加明亮,也就更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了。所以,正确的看电视方式大家知道了吗?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