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透明与不透明
课型
探究课
授课时间
学情
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明显加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行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此阶段也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敢于提问,敢于发言,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生活中他们对光有一定的感知和感受,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区分开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教学
目标
(四个维度)
1.通过观察物体,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能够区分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物体透光能力的不同。
3.通过联系生活,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4.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
教师
PPT课件、实验视频、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玻璃杯、纸杯。
学生
(1)木块、垫纸板、透明塑料片、半透明塑料片、硫酸纸、玻璃片、毛玻璃片、作业本。
(2)手电筒、垫纸板、透明塑料片、半透明塑料片、实验板。
教学
重点难点
学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的材料或性质。
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学单的设计及意图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记录下来,让学生经历一个初步的、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和时间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认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3分钟
二、辨别物体的透明度
7分钟
三、认识三种透明度透光性能的不同
7分钟
3分钟
四、不同透明度的物体在生活中的用途
5分钟
五、小小设计师
5分钟
六、观看沙画表演视频,总结下课。5分钟
(一)听故事,寻找水。
1.前两天运动会刚刚结束,我们学校的吉祥物娃娃桃桃、源源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它们长跑之后感到非常口渴,开始找水喝,当它们来到饮品区一看,纳闷了“哪一杯是水呢?”娃娃们思考着……
2.老师:(出示两杯饮品)小朋友们,你能帮娃娃找到哪一杯是水吗?你是怎么找到的?
3.老师:(端起不透明纸杯)你能知道这一杯里面是什么吗?为什么?
(二)小结透明、不透明
1.谈话:这两个杯子有不同的特征,第一杯能清楚的看到杯子里面,能看到里面的物体、颜色等等。我们把杯子的这一特性称为透明的(板书:透明),而第二个杯子看不到里面,我们把它称为不透明的(板书:不透明)。
(三)认识半透明
1.(出示第3杯磨砂杯装蓝色小木块)这里面装了什么?看得到吗?
2.(出示第4杯透明玻璃杯装蓝色小木块)你能很清楚的看到吗?
3.比一比,哪一杯看的清楚。
4.老师:这种杯子能不能称为透明?能不能称为不透明?你打算怎样形容它?
5.小结:通过这种材料看物体,能看到,但不是看的很清楚,我们把它称为半透明。(板书:半透明)
6.谈话:在我们生活中,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还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我们把物体的这个特性称为透明度(板书:透明度)。
1.了解了物体的透明度,我们就来辨一辨,这张塑料片是透明的吗?
2.你是怎么判断的?
3.辨别其他物品的透明度。(课件出示辨别物体)
介绍材料盒物品:垫纸板、两种塑料片、毛玻璃片、玻璃片、硫酸纸、保鲜袋、作业本。
4.你觉得在做这个实验,有哪些地方想提醒大家的?
温馨提示(PPT)
5.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汇报
(一)不同透明度物体透光性对比试验
1.那么光透过这三种透明度不同的物体时,又会有什么不同呢?接着我们就通过实验来对比看看。
2.播放微课视频:实验方法。
3.布置实验活动
①师将教室窗帘、灯全部关闭,确保教室里比较暗,利于现象的观察。
②生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4.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光有什么不同?
5.不同透明度下白板上光有什么变化吗?
6.总结:透明板时白屏最亮,说明光最容易透过透明的物体,透光性最好;不透明板时最暗几乎没有光,说明光几乎透不过不透明物体,透光性最差;半透明板时有一些亮,说明一部分的光透过,透光性介于两者之间。
(二)了解不同透明度灯泡的透光效果(出示2个灯泡)
1.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个灯泡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2.你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透明的灯泡能看到里面的灯丝,半透明的灯泡看不到灯丝。
3.如果老师把它们点亮,隔着透明和半透明的玻璃,透过来的光会有什么不同呢?
4.学生猜测。
5.点亮灯泡,学生观察、发现、汇报。
注意:在比较灯光效果的时候眼睛不能长时间看灯泡,不然会伤害眼睛。
问1:你发现了什么?
问2:当你们写作业,愿意选择哪盏灯?
问3:为了保护眼睛,我们已经很少使用那种透明玻璃做灯泡了,瞧瞧教室里的灯管,它所用的灯泡是什么材料做的?
6.小结:不同透明度的物体透光效果不同。
1.谈话:让我们再来看看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不同透明度的,(出示PPT)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它们?
2.出示图片,学生交流。
图1:不透明雨伞和透明雨伞
图2透明包书皮和纸质不透明包书皮
图3:透明储物箱和不透明储物箱
图4:纸质不透明鞋盒和透明塑料鞋盒
3.小结:原来,不同透明度的物品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物品。
4.走进家庭,了解更多科学知识
谈话:我们的居住场所——家庭、卧室,在装修的时候是不是也考虑了这些因素呢?说一说这间小屋分别使用了什么性质的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些?阳台——卫生间——卧室——玄关
5.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我是设计师
1.谈话:假如你是设计师,你打算将自己的小屋装修成什么样的呢?将你的想法表现在活动记录单3上面。
2.学生活动、汇报.
3.小结: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科学。
1.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观看沙画表演视频。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透明与不透明》,了解了生活当中的透明的、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材料,并且认识到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材料各自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相信学了这一课,对大家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有一定的帮助。
运动会故事引入贴近生活,利用透明塑料杯和不透明纸杯很容易帮助学生认识“透明”与“不透明”,利用毛玻璃杯,引导学生发现通过这种材料可以看到物品,但又不是很清楚,让学生领会“半透明”。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透明这个前概念。本环节利用看见和看不见,引导学生说出透明和不透明。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本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更多物品的透明度,教师准备的物品品种丰富,让学生切身体验、感受物品的透明度。
通过观察、比较、描述三种透明度透过光在白屏上的不同,发现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物体的透光效果的变化。
通过观察、比较、描述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的不同,发现透明、半透明物体(或材料)的透光效果的变化。
通过一组透明、不透明物品的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产品的实用性与创意性。
通过分析家庭装修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科学,进一步参与设计书房装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板书设计
11.
透明与不透明
透明
透明度
半透明
透光性
不透明
教
学
反
思
研究光是一件令孩子们着迷的事情,他们每天都在感知光的存在,所以对奇妙的光影充满探究的兴趣,本课旨在借助对物体透明度的研究,认识光透过不同物体时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因物体的这种特性,生活中会有不同的应用。教材安排了四个活动,但我觉得还不够,二年级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把透明与光相联系,所以我就多设计了一个活动,并做了教具,让学生们通过亲身观察、比较、描述三种透明度透过光在白屏上的不同,发现透明、半透明及不透明物体的透光效果的变化。这个活动与教材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水到渠成般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在课堂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见解,在小组成员的肯定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功;同时又能在交流中分享别人的成果,体验到别人的成功。这种方式既激励了学生们思维创新,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科学的信心,让学生们在经历一个初步的、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