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1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1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9 14:17:57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一位读者在回忆一本刊物时说:“它的出现像是一声雷鸣,把我们由骚扰不宁的梦中震醒了。”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段材料:
一条新闻:民国初年,19岁的唐氏尚未结婚未婚夫就死了,
为做烈女,她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民国初建,家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政治黑暗、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家门口换上了
“民国万税,天下太贫”的对联
2.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一、背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阵地一:《新青年》
二、兴起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并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阵地二:北京大学
蔡元培为北大校长,
邀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结合教材,在目录作者中找一找《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阅读教材P57-58,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2
提倡民主和科学
3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新文学,进行文学革命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推翻吃人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2
提倡民主和科学
3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新文学,进行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
陈独秀首先提出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陈独秀
在胡适之后发表《文学革命论》
主张
主张
(1)推翻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2)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观看北大辩论会,请说说这一视频印证了哪些历史知识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14
孔子
1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孔子
157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

表1:1913年
民主共和
新风貌1: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青年学生的思想有何变化?
说明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层面有什么重要影响?
表2:1924年
某校“你心目中的国内或世界大人物”的民意测验: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被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各地爱国社团和进步刊物涌现,他们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为五四运动做思想宣传和铺垫
新风貌2: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
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其父为之订了一门亲事。后来,她的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促进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新风貌3: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西文化的问题上,陈(独秀)、胡(适)等激进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或者说新文化)是截然不同,格格不入的。他们往往将传统与“旧”、“落后”甚至“迷信”联系在一起,将西方文化看作是“新”、“现代”、“进步”和“科学”的象征。
继承与发扬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鲁迅
代表人物
思想解放运动
提倡文学革命
提倡民主科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青年》
北京大学
1915年
创办《青年杂志》
兴起标志
意义
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课堂小结
1.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幼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课堂小练
C
2.如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课堂小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