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人,他被尊称为“国父”,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武昌起义胜利后对全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各省纷纷独立,
清政府名存实亡
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
革命形势发展要求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十七个省代表于南京集会,要在三位候选人中选出他们的总统,
结果如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过去的政权相比有何不同?
☆日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算一算:1914年、1919年、1928年、1939年分别为民国多少年?
民国n年=公元n年-1911
☆领导: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机构:临时参议院,各省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外交: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内外交困,被迫采取“和平主义”外交。(软弱性、妥协性)
阅读课本P47材料研读
根据视频,结合课本P47-48整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经过。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月12日
宣统帝退位
清朝灭亡
1912年
2月13日
孙中山提出辞职
推荐袁世凯继任
2月15日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提出了什么条件?袁世凯同意了吗?
正式卸任之前,孙中山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阅读课本P48相关史事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
根据课本P48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是如何限制袁世凯独裁的?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确立主权在民,否定主权在君
确立平等自由原则
否定封建等级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防止专制独裁
2.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性质(地位)
4.意义:
讨论:阅读课本P49问题思考
辩
论
会
结合第9课的内容,小组讨论探究: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成功论: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论: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课堂小结
C
1.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般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清帝下诏退位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武昌起义成功
课堂小练
2.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C.选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D.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A
课堂小练
3.“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辛丑条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约法》
B
课堂小练
4.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终结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C
课堂小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