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9 15:4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新探
——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探索
国家政治形式上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彰显人民主权。
请结合已有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1894年9月
1894年11月
1901年9月
1905年
1901年
——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暴露无遗
——清政府的自救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4月
——鼓舞革命斗志,加速革命进程
甲午战争爆发
1906年
——清政府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1908年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1911年5月
——立宪派人士纷纷转向革命
1911年5月
—— ……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
——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
——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1912年2月12日
——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
1912年3月
—— 明确实行责任内阁制
1912年4月
—— 辛亥革命失败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黄花岗起义
清末新政
同盟会成立
签订《辛丑条约》
兴中会成立
预备立宪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成立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所给时间轴指出1894至1912年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思考:
资产阶级采取一系列措施领导民主革命的斗争
民族危机空前强化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俺汉人,就吞声,隶他宇下;纳血税,做奴仆,也自无妨。
怎奈他,把国事,全然不理;满朝中,除媚外,别无他长。
… … …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选自陈天华《猛回头》 1903年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思考:
人民备受压迫
清政府专制腐朽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一方面掌握着最高权力的皇宗贵胄唯恐大权旁落,拼命想借“预备立宪”之名推行中央集权,拼命排挤汉族官僚……另一方面则是地方督抚(实力派)们要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限,实行责任内阁制。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清政府和地方实力派对“预备立宪”各有什么目的?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
改革的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走不通!
闻之一千六百八十八年(1688年)英国之革命,一千七百七十五年(1775年)美国之革命,一千七百八十九(1789年)年法国之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存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
——邹容《革命军》
中国辛亥革命也是顺应建立民主政治、走向近代文明这一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之举。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
改革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革命方式顺应了建立民主政治、走向近代文明的世界潮流。
当时的中国,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12年2月12日,溥仪皇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也瓦解了。
溥仪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录》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权力归属上有何不同?
思考:
皇权至上
主权在民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
司法之权,操诸君上;
——《钦定宪法大纲》
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统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权力分配上有何不同?
思考:
君主专权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第六条: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
——美国1789年《宪法修正案前十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
以上三则材料在强调的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并说明反映了什么现象?
都强调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说明以法律形式保护人民的相关政治权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家权力组织架构图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构建体现的政治原则?
思考: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袁世凯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颁布于1914年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方等《戴季陶传》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中国是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思考: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
原因如下:①大总统大权独揽,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孙中山强调民主共和政体名存实亡;
③普通百姓对民国政府和民主共和政体茫然不知。
……余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前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节选
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洗衣工人的支持。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他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
——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
拓展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拓展探究: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变
政治民主化未能实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不充分使得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列强为了保护在华既得利益,扶植在华代理人,不可能让中国真正实现政治民主而走向强大。
……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且国民政治素养有限
革命指导思想不够成熟,没有明确反帝任务
根据上述时间轴并结合教材112页最后一子目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请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一篇纪念辛亥革命的简短诗文(词),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忆辛亥所感(教师展示)
世界形势已天翻,甲子轮回民怨叹。
志士喋血创民国,奈何民主步蹒跚。
继承遗志人为本,共和今朝把梦圆。
辛亥英杰垂青史,看我中华屹巍然!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推荐书目
1.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主干知识结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