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9 15: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22课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形式统一”
合作探究:
(带着问题,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解答问题)
1、宁汉合流的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此时的南京国民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的统一? 2、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和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可从宗旨、对象、组织基础、性质等方面对比) 3、如何评价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材料:国民革命失败前后国民政府发展大事记(部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秋,宁汉合流。
1928年初,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5月,日本制造“济南惨案”;6月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 1928 年6月,国民政府发动“改定新约”运动。
1928年12月,张学良通报“东北易帜”。
1930年5月至11月,“中原大战”。 1930年10月-1933年9月间,蒋介石先后发动了5次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1935年11月,法币改革,以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下的白银价格猛涨和外流。 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利用四大银行为官僚资本逐步控制国民经济。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整理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形式统一”
时间
共产国际指定的中共领导人
路线与政策
1927.11-1928.4
瞿秋白
“在全国实行总暴动”
1928.6-1930.9
向忠发
李立三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1931.1-1935.1
王明、博古
“在最有保障的区域里建立起苏维埃中央政府……能够占领一个或者几个工业的行政的中心城市。”
Q1:概括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的指导意见。
武装暴动、城市中心论
——杨俊、程恩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城市OR农村?
执着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敢问路在何方?
黎永鸿 《南昌起义 》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南昌起义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1958年9月,陈毅在谈到南昌起义时曾讲了一段话他说: “八一起义,回答了人民要进行武装斗争的问题,但却没有解决怎样武装斗争的问题。”
武装斗争的顺利开展需要哪些条件呢?
武装斗争在城市能顺利开展吗?
1.时间:
2.地点:
3.会议内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
长沙
秋收起义
进攻长沙失败
三湾改编
到达井冈山
城市道路适合吗?
确定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会师
文家市决策
转向农村
迈出战略转变的关键一步
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档期有个师叫“兴国模范师”。
——梅世雄、徐壮志、胡锦武《长征故地寻访:长征烈士第一县——兴国》
“红军每次作战均有热烈的参加,……爬城时同我们扛楼梯,烧城门。在野外作战时,则为我们当交通、放哨、当向导、送茶水、办伙食、抬伤兵……”
——腾代远(时任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上海报告,1930.4
民众踊跃参军参战
农村道路适合中国吗?
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1927《井冈山土地法》节选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29年《兴国土地法》
将“禁止一切土地的买卖、租佃、典押……”等有关条文删去。
——1930年《土地暂行法》
“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摘自叶小航《浅谈土地革命时期土地法的演进及其意义 》
Q2:概括在土地法演进过程中措施的变化?试着分析调整的原因。

在红军中官兵一致,平等对待……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
——孙伟《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兵员补充》
平等权利、尊严、和身份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打土豪要归公,
不拿贫苦工农一点东西,
一切听指挥,
上门板,
捆禾草,
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买卖要公平,
说话要和气,
窝屎找茅坑,
不抄白军士兵的腰包。
——1931年9月3日,欧阳钦《中央苏维埃区域报告》
这是一只 军队
“革命要有根据地,就像人要有屁股,人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心内容)
(斗争方式)
(战略阵地)
路:
彭德怀湘赣
腾代远湘鄂赣
彭湃
海陆丰
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贺龙洪湖湘鄂边
方志敏闽浙赣
徐向前鄂豫皖
毛泽东朱德将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左右江

Q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毛泽东的游击战术:
“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李德:
“游击主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山沟里的马列该收起来了……不让敌人蹂躏一寸土地,消灭敌人于阵地之前。”
“左”倾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按照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的战略布署,中央机关带上大量笨重营具和工厂机器突围,由中央红军主力分为前后左右纵队来掩护,“搬家式的大逃亡”极大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渡湘江时只能把负重全部扔掉。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开始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人。
血战湘江
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历时两年穿越十一省行程两万五千里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延安
斯诺在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他这样评价他们: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诧异的革命乐观精神,像一把烈焰贯穿了一切。斯诺在夫人的协助下,撰写了著名的《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使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真切地了解了尚处于弱小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
——岳麓版教材
“1928年中国的希望似乎就在国民党一边,中共一直是一个少数派,似乎要被消灭了,20年后形势为何却颠倒了呢?”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
中共开辟新道路
政治: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形式上统一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发展
外交:艰难中生存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转战井冈山
中华苏维埃—突围长征
内战
对峙
国民大革命失败
日本侵略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合作抗日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感谢聆听
欢迎探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