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9 16:2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中国之命运……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
引 言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1945——1949)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3.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炮弹做花瓶,万世乐太平》
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中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致公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等先后成立并发表政治主张。他们的共同愿望是在中国保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和实现民主政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和平民主成为时代最强音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图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各自的建
国方针?
1.两种建国方针
共产党:和平、民主、联合政府;
国民党:内战、独裁、一党独裁。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是民心所向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智囊陶希圣
我准备坐班房……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发言
问题:依据材料说明蒋介石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
去不去?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毛泽东:为了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去参加谈判
柳亚子盛赞“毛公乃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重庆谈判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签署《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通过和平建国纲领
↓↓
1945年 1946年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旧政协会议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约430多万
120万
武器
装备
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只有陆军,装备步
兵武器和少数火炮
国土
占有
占有国土面积76%,主要是大城市和
大部分交通线
占有国土面积24%,主要是小城镇、农村、偏远地区
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1.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毛泽东选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灵活的战略战术,高超的指挥艺术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阶段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时间
1946年6月—10月
1947年3月—6月
方针
结果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自力更生、自卫战争
主动撤离延安
转战陕北
歼敌约30万人,粉碎
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青化砭、沙家店、
孟良崮战役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947年6月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4.三大战役
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
中国共产党把握时机,决胜千里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5.北平和谈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最后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
7.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国
民党22年统治覆灭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旧政协会议
全面进攻
战略防御 ?
战略反攻 ?
战略决战 ?
重点进攻
青化砭、沙家店
孟良崮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北平和谈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1)经济危机:滥发货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第二条战线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2)政治危机: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
1947.5 北平学生游行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946年11月召开南京国民大会
(2)政治危机: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真面目;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948年国民党拉壮丁的告示
(3)社会危机: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共产党政权的逐步壮大
(1)经济方面:1947年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了解放。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1949年春
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思想方面: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共产党政权的逐步壮大
(2)政治方面:1949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形成西柏坡精神,重视党
的政治建设。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共产党政权的逐步壮大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老百姓帮助解放军护理伤兵
(3)社会方面:百姓翻身做主人,参军参战拥护中国共产党。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国民党政权危机四伏
共产党政权逐步壮大
经济
方面
滥发货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进行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政治
方面
挑起内战,政治孤立,失去民心;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真面目。
1949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形成西柏坡精神,重视党的政治建设
社会
方面
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百姓翻身做主人,参军参战拥护中国共产党
军事
方面
军心不齐,士气低落
战略战术灵活,士气高涨
顺应时代
发展潮流;
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的事件之一。
本课小结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七届二中全会
北平和谈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开国大典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旧政协会议
全面进攻
战略防御 ?
战略反攻 ?
战略决战 ?
重点进攻
青化砭、沙家店
孟良崮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
土地改革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顺应民意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依靠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军事斗争
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
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扎根于人民,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西方政党的鲜明特色,也将成为其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
结 语
谢谢大家!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历史组 张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