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9 15: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进一步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规律
1、口算
6×2=
6×4=
6×20=
6×200=
师:你是如何算出的?(引导答出:根据规律)
2、提问:什么是“积的变化规律”?
师板书: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3、师:同学们很多乘法算式中都隐藏着规律,前面邹老师已经带大家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今天有我和大家一起再来研究研究,大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全面所学知识,巩固积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探索做好准备】
二、应用规律
1、看谁填得准。
(1)一个乘数乘5,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应(

(2)一个乘数除以7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应(

(3)一个乘数乘了100,积也乘了100,那么,另一个乘数肯定(

(4)一个乘数扩大为原来的2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
)
(5)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5600,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10,那么积是(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课件出示题目):学校已经在运动场西边建一块面积为560平方米,宽8米的种植园。
现在学校征求了老师的意见后,决定把这块绿地扩大。
这块长方形种植园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请同学帮助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师提问:这块长方形绿地的长和宽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面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长方形的长不变,宽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下面的题目。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挖掘学生熟悉的素材提出问题,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好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了他们参与的兴趣。】
三、探究规律。
1、探索规律: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24=432
18×(24×2)=
(18÷2)×24=
(18÷2)×(24×2)=
(18×2)×(24÷2)=
学生独立计算。
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交流: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在学生完成后,小组讨论:分别说说每道算式乘数与积的变化。
交流小结:谁来说说看,在每道乘法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以几,积也乘以几。
(2)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3)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一个乘数乘以几,另一个乘数除以几,积不变。(板书)
师:看来规律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不难把它们找出来!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算式中的规律,由浅入深,通过已有知识发展探索新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检阅闯关,巩固应用。
第一关:判断
1、一个乘数乘以5,另一个乘数除以5,积不变。(

2、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

3、一个乘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

第二关:灵活机智
□×40=(8000)
□×4=(
)
□×2=(
)
□×100=(
)
【设计意图:通过检阅,及时反馈学生对于规律的掌握情况,并给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机会。】
五、拓展创新,发展能力
1、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6×18=648
(36÷2)×(18×2)=
(36÷2)×(18÷2)=
(36×2)×(18×2)=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六、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同学们学得不错,请你以这些话开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让我感到自豪的是……”、“让我感到开心的是……”来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除以几,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