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立人学校八(下)第一单元检测卷(A卷)
语
文
试
卷
【满分:9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
名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式微式微,胡不归?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4) ,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诗经·关雎》中表达文静美丽的姑娘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描写桃源内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自由安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zhàn)放
,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
①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
②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
③
。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cán)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贫瘠(
)
②对称(
)
③(zhàn)?
放
④?自(cán)
形秽
(2)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B.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D.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B.“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抒写的是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5.
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其中所蕴涵的哲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⑦临于溪右。……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节选)
【注释】①霁:天放晴。
②漎:流水声。
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⑦翼乎: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
⑨就:完成。
⑩卒:同“猝”,突然。
6.用“/”给文中划线处断句(限断一处)(1分)。
溪
有
深
潭
大
石
出
潭
中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佁然不动(??????
??)
(2)以其境过清?(
)
(3)振鬣宛首而顾其侣(
)
(4)要客九人饮于是(
)
8.下面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皆若空游无所依
连石若重楼
B.
乃记之而去
乃引坠溪内
C.翼乎临于溪右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
D.
不可久居
复西循崖可二里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2)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3分)
10.【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运用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20分)
情感扶手
周珂银
①公婆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住在没有电梯的五楼着实不便。为此,特将二老搬迁至离我们更近的二楼居住,便于照管。?
②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之前说得好好的搬迁之事,等到真要搬离了,公婆却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一来舍不得多年居住的老房子,二来又舍不得扔掉原来的东西。二老经年囤积的“宝物”敝帚自珍,哪样都舍不得扔。尤其是嗜好剪报的公爹,将半个多世纪的剪报资料装订成册,柜子里、床底下、橱顶上以及犄角旮旯里,都填满了这些册子。好说歹说,他象征性地处理了一些。我们还欲劝说,老人家便横眉冷对,气血上升,手指颤抖着,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架势。我们见状只得作罢,但仍不死心,私下里,几个小辈商议着,待搬过去后再做理论。?
③一日,与我家先生一起去老房子清理留下的东西,一转眼瞥见一只黄色的塑料小鸭子被扔在了垃圾堆中,这不是我母亲做的手工制品吗?不由得心头一痛,连忙拾起擦干净放进包包里。想起母亲去年有一次来我家,拿出一对小鸭子,送我一只,另一只送给了我婆母,说是在养老院学做的手工活,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今天见这只小鸭子灰头土脸地被遗弃在老房子里,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④前几日我去养老院看望父母,还问过老妈有没有新的手工作品。母亲说眼神不行了,不再做手工,因为不能穿珠子。想着母亲再也做不出这样可爱的小鸭子了,这些手工制品或将成为她的绝版,因而除了珍惜之外更多了些许惆怅。?
⑤我并不责怪婆母丢弃这只小鸭,因为这对她来说只是一件小玩艺而已,又或许她近来记忆力严重衰退,已不记得是谁送她的了。我惊讶的是自己的情绪,一刹那竟会那样伤感,血浓于水好像在这一刻起到了化学作用,只觉得鼻窦在发酸,眼眶里泛出泪水,或许这就是亲情之间的惺惺相惜吧。手工物品尤其带有感彩,用过的心思、花过的工夫、经过的手温、黏附的气息,特别容易令人产生联想……
⑥“这只小板凳终于在这里寻到啦!”先生的话音打断了我的“联想”。见他手里拿着一只小板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我凑近看,这是一只旧得不能再旧的小板凳,凳面上说不清是包浆还是污垢,黑黢黢的,已经掩盖了原来的颜色,在我眼里老早就该扔掉了。但先生却轻轻地摩挲着,一往情深的样子,说这是他们兄妹小时候最爱坐的小板凳,还是祖传的呢,最起码有百余年历史了。我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确有几分古意。板凳均是榫卯工艺,不带一个钉子。凳板下的四个凳脚呈外八字。
⑦先生将小板凳擦拭干净放进了提兜里,他提着的是对童年的怀念,犹如我揣着小鸭子是对母亲的思念。在我们的生命进程中,每个人都曾有亲近的人或贴身的物品陪伴过。这些陪伴是我们一程一程走过来的情感扶手,是我们感到温暖和驱散心灵孤独的慰藉。?
⑧我忽然想到了公爹,想到了陪伴他半个多世纪的一摞一摞剪报,这些剪报不也是他的情感寄托吗?难道还非要劝说他丢弃不可?想到这里,我和先生相视一笑,释然了。(2019.1《新民晚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的“象征性”有代表性的意思,写出公爹处理剪报时的慎重态度,表现老人对剪报的珍惜。
B.“用过的心思、花过的工夫、经过的手温、黏附的气息”运用排比,强调手工物品带有感彩的原因。
C.第⑧段的“释然了”与第②段“仍不死心”相照应,表达“我”对公爹舍不得扔掉剪
报行为的理解。
D.文章通过写公爹、“我”、先生都有不舍的物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扶手,
使文章的主题更有普遍性。
12.第⑤段“我惊讶的是自己的情绪,一刹那竟会那样伤感”,“我”伤感什么?简要分析。(4分)
13.根据要求赏析词句。(6分)
(1)这只小板凳终于在这里寻到啦!(品析加点词,3分)
(2)老人家便横眉冷对,气血上升,手指颤抖着,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架势。(品析人物的描写方法,3分)
14.第⑥段为什么要写“我”看到小凳子时的反应?简要分析。(3分)
15.文章以“情感扶手”为题有什么妙处?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2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xī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6.请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词语(至少4个),并分析这些词语对刻画人物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17.选文②③两段不少句子采用景物描写的方法,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18.请根据文中划线句子,联系课文,描述“我”当时得以去看戏时的心理。(4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外辅导日益受到认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内消费需求旺盛;2016年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在1.8亿至2亿左右。
2016年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规模超8000亿元;学生超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700万至850万人;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约占全体在校生总数的36.7%,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达70%。
【材料二】家长眼中孩子参加辅导的理想生活
不同时期家长期待占比(%)
快乐成长和学习进步中平衡
快乐成长
以学习为重
幼儿园及以前
78%
18.5%
3.5%
小学
81.2%
8.6%
10.2%
初高中
78.1%
4.0%
17.9%
【材料三】家长对课外辅导的教师的选择:
不同类型课外辅导中,家长对教师的关注比例
19.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多等是当前课外辅导热的发展基础。
B.2016年,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占全体在校生总数的36.7%,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
C.中小学期间的课外辅导班在国内日渐火爆,家长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孩子既快乐又能学习进步。
D.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外辅导日益受到认可,课外辅导的类型主要有启蒙教育、考试辅导、兴趣培养等。
20.阅读材料二,你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要概括。(4分)
21.家长对课外辅导的教师的关注点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2.
根据相关名著内容填空。(3分)
(1)《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至1966年间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
?
?)多封,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写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
是第一位的。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创作作品:《
》。
23.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3分)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傅雷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名字)?在这封信中,从哪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漳州立人学校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A卷)答题卡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班级
姓
名______________座号
得分
一
.
积累与运用(20分)
1.(1)
(2)
(3)
,
。
(4)
,
。
(5)
,
。
(6)
,
。
2.
(3分)(
)
3.(1)
(4分)
①(
)
②(
)
③(
)
④(
)(2)(3分)(
)
二、阅读能力(70分)
(6分)
4.(3分)(
)
5.(3分)
。
(二)(16分)
6.
(1分)
溪
有
深
潭
大
石
出
潭
中
7.
(4分)(1)(
)(2)(
)(3)(
)(4)(
)
8.
(2分)(
)
9.
(5分)(1)译:
。
(2)译:
。
10.
(4分)
。
(三)(20分)
11.(3分)(
)
12.(4分)
。
13.(1)(3分)
。
(2)(3分)
。
14.(3分)
。
15.(4分)
。
(四)(12分)
16.(4分)
。
17.
(4分)
。
18.
(4分)
。
(五)(10分)
19.(3分)(
)
20.
(3分)
21.(4分)
(六)(6分)
22.
(3分)(1)
(2)《
》
23.
(3分)
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A卷)
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一、(20分)
1.(10分)(1)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微君之躬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3分)A
3.(7分)
(1)(4分)(1)①jí
②chèn
③绽
④
惭
(2)(3分)D(根据比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判断)
二、(70分)
(一)(6分)
4.(3分)A.
5.(3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二)(16分)
6.(2分)溪
有
深
潭
/大
石
出
潭
中
7.(4分)(1)静止不动的样子(2)
凄清
(3)
回头看
(4)同“邀”,邀请。
8.(2分)D
9.(4分)(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分)(2)这一天,姜坞先生一同前往,姚鼐(我)跟随(他),他让我写下这游记(这件事)。(3分)
10.(4分)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或都用了侧面描写也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
(三)(20分)
11.(3分)A
12.(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我为母亲亲手做的小鸭子被灰头土脸地遗弃在老房子里而难过;我为母亲老了再也做不出这样可爱的小鸭子而感到惆怅。
13.(6分)(1)(3分,意对即可)“终于”指最终(副词),强调先生寻找小板凳的不易,突出先生找到小板凳时的惊喜和激动。
(2)(3分,意对即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公爹对我们要丢弃他无比珍惜的剪报时的不满、激动及保护剪报的决心。
14.(3分,意对即可)将“我”对这只旧得不能再旧的小板凳的厌弃和先生对小板凳的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先生对小板凳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
15.(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示例: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独特,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内涵丰富,情感扶手既指剪报、小鸭子、小凳子等贴身的物品,又指亲近的人或者贴身的物件对我们的陪伴;暗示文章的主题,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情感扶手,我们要理解这种情感的寄托,要珍视和感激它们给予我们温暖和慰藉。
(四)(12分)
16.
(4分)拔、点、磕、退、上前、架(至少4个,2分);这些词语刻画了这群少年朋友娴熟的驾船技术及愉快的心情。(2分)
17.
(4分)示例:“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衬托“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18.
(4分)示例:太好了!从早盼到晚,我终于盼来了这一刻!我终于能够和伙伴们一起去看戏,一起体验看戏的乐趣了!谢谢你!双喜!谢谢你们!平桥村的伙伴们!
(五)(10分)
19.(3分)B
20.(4分)示例:家长眼中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的理想生活:超过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快乐成长和学习进步中平衡;快乐成长的期待比例随着学业增长而下降;以学习为重的期待值随着学业增长而增长。写对两点意思接近即可。
21.(3分)示例:不同类型课外辅导中,家长对教师选择的关注点更看重专业水平和培训经验。或因课外辅导类型不同,家长对教师选择的关注点是有些细微差异的。言之有理即可。
(六)名著阅读(6分)
22.
(3分)(1)100
做人
(2)
暴风雨所诞生的
23.(3分)傅聪
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应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