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9 11: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夏商周的更替》
备课人
使用人
日期
一、课程标准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夏、商、西周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同时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使学生清楚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四千年前夏朝建,征服三苗都阳城;
启承父业家天下,禅让终结世袭沿。
二里头遗址宫殿,手工作坊墓葬群;
阶级分化等级显,桀驾人车特暴戾。
商汤起兵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在亳;
水患不断又内乱,盘庚迁殷始稳定。
最后暴君名为纣,征伐重赋用酷刑;
武王伐纣顺民意,牧野一战成英明!
血缘功劳来分封,授民授土权务分。
朗读上述诗句,提问学生:诗句中提到的朝代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个王朝,板书课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二)、新课讲授
师生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自主阅读课本P20~22内容,完成第1~3题。
1.夏、商、西周的兴亡。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都城
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①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约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都到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年
武王
厉王幽王

①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双方在牧野(今新乡)大战②西周实行分封制
2.问题思考: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
3.教师提问:“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呢?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国家机构都包括哪些设置?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1)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3)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4)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图片展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5.教师讲述: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从宫殿建筑群、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看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从出土的各种精美器物看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6.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灭亡原因:①夏桀实行暴政,引起人民的怨恨,失去民心,导致夏朝被推翻;②商汤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实行仁政,是位有才能的君主,使得商国逐渐强大起来。
启示:统治者要懂得重用人才、勤政爱民、戒奢从俭
7.教师小结: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师生探究二:商汤灭夏
PPT展示《三字经》: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提示: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
2.教师提问:对比夏朝的灭亡,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
提示: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学习盘庚迁殷和商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PPT出示:
盘庚迁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甚至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终于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图片展示:
材料1: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照
材料2:修筑豪华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设“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建巨桥粮仓和鹿台,堆积掠夺来的粮食和珠宝。
5.教师讲述:正是由于夏桀的昏庸暴政,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夏灭亡后,建立的是商朝,历史的发展往往会有很多的巧合,夏朝的末代君王是位暴君,商朝的末代君王纣也是位暴君。
师生探究三:武王伐纣
PPT展示《三字经》: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教师讲述:正是由于商纣的暴政,结果导致了和夏朝一样的亡国。商灭亡后,建立的是周朝,史称西周。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下西周取代商朝的过程。
2.教师提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
原因:①夏王桀和商王纣的残暴统治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②商汤和武王重用贤人,励精图治,使国家强大起来;③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④商汤和武王联合周围部落,壮大了自身的力量。
认识:要爱惜民力,施政以德,重视人才。
教学过渡:电视剧《封神榜》中,姜子牙在帮助武王伐纣,取得了显赫的战功。
历史上,周武王为了表彰姜尚的功绩,给了他什么奖赏?
提示:封为齐国诸侯
【思考】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怎样的政治制度?
提示: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封邦建制)
师生探究四:西周的分封制
材料展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第一问: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问:西周分封的标准是什么?第三问:被分封诸国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第四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标准: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宗亲)和功劳的大小(功臣)。
(3)受封者的权利: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进行分封。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影响:①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加强了统治;②伴随着分封制的确定,产生了等级制;③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威胁到周天子的地位,也是春秋战国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3.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完成下列表格: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
主要封国
燕、齐、吴、鲁、宋、晋
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的等级
提问:根据示意图说出封者与被封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5.教师讲述:西周存在的270多年里出现了两位败家之君,一位导致社会动荡,一位导致西周灭亡。这两位君主分别是谁?
周厉王和周幽王。
PPT出示材料:烽火戏诸侯
6.1)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2)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3)后来犬戒入侵时诸侯无人去救,仅仅是因为他们受过骗吗?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留下的教训是什么?
提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和灭亡过程,总结了朝代建立和灭亡的规律,一个朝代要建立和巩固,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要任用贤能,发展生产,而暴政往往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不仅是以前,现在我们也要反对暴政,建设和谐、民主、法治的社会。
五、课堂板书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