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培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培优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29 16: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培优练习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读“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养殖业、沼气、果制品 B.养殖业、果制品、沼气
C.果制品、养殖业、沼气 D.果制品、沼气、养殖业
2.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有( )
①开垦草场,增加畜产品种类②使用化肥,提高农产品产量③发展水果加工业,延长产业链④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有2000多年的开垦历史。1999年以前,当地居民多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大量梯田被撂荒。后来,当地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了“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如图)。2018年,龙脊梯田被联合国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999年之前,导致龙脊梯田大量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当地( )
A.产业升级需要 B.劳动力短缺
C.耕地面积减少 D.生产效益低下
4.“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 B.形态 C.业态 D.文态
读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
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
6.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 )
A.冬季寒冷漫长 B.科技水平低 C.原料不足 D.日照不长
7.下列关于秸秆利用的描述,最符合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C.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源 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下图是赫哲族聚落分布示意图,赫哲人叉鱼术,堪称中华一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赫哲族聚落分布特征为( )
①带状分布②位于盆地③沿河分布④位于山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这种聚落分布特征,有利的条件有( )
①排污②取水便利③水运便利④林业资源充足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0.“一网撒下,以一取多;一钩入水,以一取一。”赫哲人不用前者而用后者,体现赫哲人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生态农业分析模型(EA—SD模型)体系主要由农业产业链、综合效应和调控政策三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农业部分由肉牛养殖、制沼产业、有机种植等产业部门构成,形成“养牛—制沼—粮、果、菜种植—秸杆造纸、秸杆饲料—养牛”的近似闭合的产业循环系统(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EA—SD模型体系无法实现的是( )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增加经济收入 C.达到零污染排放 D.增加就业机会
12.据图分析,促使EA—SD模型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农业发展的模式 B.政策的调控
C.综合效应子系统 D.产业链结构
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在有条件的城市对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废旧汽车等大量废弃物的规模化再生利用,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读图“城市矿产循环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主要目的是(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缓解就业压力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提高产品价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我国建设“城市矿产” 宜选择在( )
A.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 B.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C.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 D.人力资源紧缺的地区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量(Kg)
1992
19
333
520
38
10
205
2012
10
478
450
42
35
135
15.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16.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开发矿产,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C.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生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7.该造纸厂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环境污染
18.造纸产业链条(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植被遭更大规模的破坏 D.将一、二产业纳入有机循环之中
读“我国某农场生态农业循环图”,完成下列小题。
19.该农场最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华南地区 C.辽东半岛 D.华北平原
20.下列最能体现该农业模式特点的是( )
①循环型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图为某企业木塑复合材料生产流程示意。
(1)根据图示,指出可以为木塑复合材料生产提供原料的工业部门。
(2)该生产流程中,减少资源浪费的主要措施包括________(填序号,多填、少填、不填均不得分)。
①废弃物再生利用 ②使用化学添加剂 ③废料处理后循环使用
(3)根据该生产流程的启示,列举两项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普遍参与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22.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较丰富。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风能资源开发包括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开发风电资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风电工程复杂,运行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但海上风电具有风速平稳、装机容量大和占地小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风电行业的发展。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变化(单位:万千瓦)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67
104
163
278
444
陆上风电装机容量
11394
14432
16710
18561
20509
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11461
14536
16873
18839
20953
(1)概述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区的空间分布状况。
(2)归纳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特点。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发展海上风电的优势区位条件。
(4)阐述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湖周边大部分地区年均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以原油出口为主,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30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约300万公顷,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农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1)比较马拉开波湖湖水盐度的南北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3)指出委内瑞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1.C2.D3.D4.A5.B6.A7.B8.D9.C10.B11.C12.B13.B14.A15.B16.C
17.A18.D19.B20.D
21.(1)化学工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塑料加工业等)
(2)①③
(3)垃圾分类处理、淘米水洗菜等(合理即可得分)
22.(1)我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东部及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
(2)风力发电总体发展迅速,累计装机容量增长快;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远远小于陆上风电装机容量;海上风力发电增长速度远远快于陆上风力发电增长速度。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但目前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缺口大,海上风电市场前景广阔;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海上风电工程的实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水平高,满足风电开发需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4)可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有利于经济发展;可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23.(1)差异:南部比北部湖水盐度低。理由:与北部相比,南部降水多;入湖河流数量多(或流量大);北部湖区与海湾相连,盐度高。
(2)马拉开波湖周边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植被茂盛;生物循环旺盛,微生物分解作用强;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强,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
(3)问题:经济结构单一,以原油出口为主。措施: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缓解农产品进口压力;由石油出口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调整工业结构,减少工业品进口;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旅游(或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