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缘由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2、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3、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一、导入
六百三十年前的元代,济南名士张养浩离开潼关,面对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心中伤感有限,于是一声长叹便化作千古名曲?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其时,千年古都咸阳早已荆棘遍地,蔓草丛生,曾经一千一百年不复见三百里阿房宫了。
遐想当年,始皇登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大业已成,意气风发。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的各国美女、珍宝,归入其内。昭示自己扫六合,混天下之丰功伟业。据?史记?载,秦代宫殿,关中有三百座,关外有四百多座。如此犹嫌缺乏。一致中原后第九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和他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的身份大不相配。于是,他在昔日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都城之间,大兴土木,末尾兴修一座规模绝后绝后,绚丽无与伦比的不世之宫。此宫还未正式命名,有人称为朝宫。阿房宫仅仅是此宫的前殿。
这是一座怎样的宫殿啊!?史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汉书?载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换算成现代计量法,阿房宫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空中积8万平方米,我们一个规范的教室大约是56平方米,我们一整个学校才8万平方米,而阿房宫的一个前殿就有我们一个学校那么大,容纳万人绰绰缺乏。而在西安的阿房宫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可谓震烁古今的第一大宫!遐想其曾经的雕栏玉砌,朱粱画栋,我们真恨不得掀开历史的重重面纱一睹它的风采,或是坐光阴机器去拦下楚霸王那野蛮的一把火,保管下这千千万先人有数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惋惜,如今的我们,也只能透过杜牧的一篇辞赋,来寻觅其往昔的绝世风采了。
朗诵
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见书)他最有名的是他的咏史怀古诗和七言绝句。大家熟习的有:
怀古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西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上去。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东山再起未可知。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河湟)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西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赋: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的内容是体物写志,是经过摹写事物来到达抒发情志的目的,而在艺术上注重铺陈,言语上运用华美的词藻。此外,赋很考究声韵的美。它借滋长短整齐的句子、灵敏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构成了一种自在而又严谨、活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宜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管一定的诗意。
二、全体感知
1、读完文章,我们清楚的可以发现文章可分为几局部?
[明白]两局部:[幻灯]
第一局部1-2节体物,阿房宫的宏伟壮观和宫中荒淫、朴素的生活。
第二局部3-4节写志,交待作这篇赋的本意,向当世统治者收回正告。
梳理第一小节
(1)下面我们先来看体物中的第一小节。这一节引见了阿房宫的宏伟壮观。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结合课后练习一的1.2.3看看第一小节。
(2)请同窗回答第一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来历?
[明白][幻灯]六王毕阿房出
请同窗回答第二题,哪几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内在情势?
[明白][幻灯]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
请同窗回答第三题,阿房宫的本体构筑
[明白][幻灯]五步一楼而气候不齐
这样一理,大家很清楚这节可分为几层呀?(三层)
(3)第一层
我们请位同窗来翻译第一层
强调:毕:完了,指被秦国所灭。一:一致,数词动词
兀:山高而上平,这里描画山上树木已被砍尽。形动
我们说第一句四个三字句,短短的12个字写得十分好,对的十分工整,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既写出了秦始皇一致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修营建的非同凡响。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想想,要把蜀山上一切的树木经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运到关中,阿房才出,这是多么劳命伤财呀。这12个字实践上曾经涵盖了作者的感情基调,是褒是贬呀?(贬)
请大家思索这样一个效果: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等我们学完本文,将请同窗来回答这个效果。
(4)第二层
阿房出了,那么它的规模怎样样呢我们来看第二层。请同窗翻译。
强调:构:结构,建构。折;转机。走:奔向,趋向。留意走在古时是指跑,如?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本文这里是奔向,趋向。
这四句交待了阿房宫的天文位置,突出了它应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度。接着又由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过度到第三层对阿房宫修建特点的引见。
(5)第三层
同窗翻译
强调:五步一楼的一:数词,和前面的不一样。
缦:萦绕。回:迂回,迂回。象我们明天所说的回廊、峰回路转都是此意。
檐牙高啄;比喻,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
抱:盘绕。
明争暗斗:古今异同。古:宫室修建的结构错综精细。今:各用心机,钩心斗角,相互倾轧。
落:量词,犹座。
霁:和?滕王阁序?中的云霄雨霁的霁意思相反,本指雨停,引申为风雨停,云雾散,天放晴。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通感修辞。用触觉去状摹听觉,象?荷塘月色?中的和风过处,送来缕缕幽香,似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气候:古今异同。古:一个地域的气候概略,今:天气(雨雪阴晴)
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用了夸张烘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写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现象。
在这一层里,大家看看一共写到了哪些修建?
〔明白〕楼,阁,廊,檐,长桥、复道
(6)从刚才的剖析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节从三个方面写了阿房宫的宏伟绮丽。我们齐声朗诵一遍。
7.梳理第二节
(1)第一节说到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些手舞足蹈的是谁呀?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小节。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看看这节说了什么。
〔明白〕这节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朴素的生活,上文所说的唱歌跳舞的是妃姘媵嫱,王子皇孙。
(2)请同窗翻译前两句
妃姘媵嫱;注音读音。
王子皇孙:这里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不包括男性
下:方位名词动词。辇:原义:人拉的车,这里名动,乘车。
朝歌夜弦:歌、弦:名动。为:成为
妃姘媵嫱,王子皇孙这些人为什么要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明白〕由于六王毕。这既回应了六王毕,又暗示秦统治者的出路,再次显露了作者的褒义。
那么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写妃姘媵嫱的由来)
(3)下面我们从明星荧荧读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这几句写的什么内容?(宫人的生活状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请同窗翻译。
强调;明星:明亮的星光,而如今专指有名的电影演员,运发动等
绿云:比喻女子乌黑的头发。腻:脂膏。
杳:状语,深远,不见止境,不见踪影,杳然的意思。之:动词。到去。
尽、极:互文,竭力,尽量。
缦:同慢,缓慢的引申义。缦立:久立。和前面廊腰缦回的意思不同。
这里不直接写宫人众多,而是用明星、绿云、渭涨直接写出宫人的众多,手法十分拙劣。写宫女,是为了写秦始皇的荒淫无道。宫车天天过,尚且还有宫人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在表现宫女命运凄惨的同时,提醒了秦始皇骄奢淫逸的生活。
(4)接上去,由写人到了写物,同窗翻译。
这里的收藏、运营、精英指的都是金玉珠宝等物,大家看看运营和我们如今的意思一样吗?
铛:名作动,把它当作铛。
这些六国的珍宝,在秦人眼里,却不顾惜,这里由写人的被欺辱写到物的被蹂躏,经过这一系列的描写,对秦始皇停止了无情的抨击。
(5)那么,大家看看这节可以分为几层呀?(三层)
(6)读第二小节
8.总结一、二节
在这两小节里,作者以精练、生动的笔墨写了阿房宫的兴修、规模、用途,虽然没有发议论,却已寓议于叙中,至于作者终究怎样议论的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解说第三四节,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内容及其步骤
1.昨天我们讲了课文的第一、二节,我们知道这是体物的,明天我们将学习写志的三、四小节,首先请大家读三、四小节。
2.昨天给大家留下了一道思索题,为何六王毕,四海能一,请同窗回答。〔明白〕第二节中燕赵之收藏倚叠如山这段描写写出的六王的骄奢荒淫,不顾惜自己的人民,我们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了篇末,更明白的指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那么足以拘秦。这就是六王毕的缘由,而秦能一统四海的缘由就不言可知了。假设秦能耐吸取六王的经验,那么就不会迅速族灭,可是它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3.解说第三小节
(1)嗟乎一词经常在白话文中出现,什么意思?(唉)表示慨叹,一个嗟乎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2)请同窗翻译嗟乎用之如泥沙
强调:秦:秦朝统治者。爱:喜欢。念:顾念。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省略主语秦,之代搜刮到的东西。
锱铢;这里用它的引申义,指纤细。
尽锱铢和如泥沙状语后置。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团体的心思,就是千万团体的心思啊。这是什么心思呢?(想要过得好的心思。)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明白〕呵责秦统治者只图私利而不顾人民,苛捐杂税,挥金如土的罪行。〔幻灯〕
(3)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连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排比句,纵情得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幻灯〕
同窗翻译
使:致使。南亩:不是指南边的田亩,这是个典故,语出?诗经七月?洗彼南亩,由于古时农家田亩多向南面朝阳之处,后来白话文就常用南亩替代田亩。
磷磷,整齐:定语后置。
九土;九洲,泛指全国。
城郭:城墙。城市。现代的城指内城,郭指外城,两字连用表示城。
呕哑:象声词。这里描画乐器声喧闹聒耳。市;闹市,集市。
秦一致四海,功不可没,但是却不思如何稳固政权,苛捐杂税,使得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我们重复强调人民的力气是弱小的。那么,接上去发作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同窗翻译
强调:独夫。骄固:骄横顽固。归结固的用法:顽固;动摇(?谏太宗十四疏?固其基本原本,固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叫:呼吁,引申为起义。举:主动,被攻占。一:数词。
不幸:这里指惋惜。古今异同。今:值得怜惜。
这里概括写出了秦始皇的无道,招致农民起义,宫殿被毁,进而走上自投罗网的路途。不幸焦土中的不幸二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白〕流显露作者无量的慨叹,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土崩瓦解下,迅速消亡,而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须臾之间化为灰烬,唐朝事先正处在秦的景况之中,杜牧目击理想,慨叹万千,不安和忧愤溢于言表。
(5)读第三小节
4、解说第四小节
同窗翻译。
强调:族:名作动,灭族。天下:指代天下的人民。
使:倘若。爱:关爱,保护。
这里总结了六国和秦消亡的历史叫云,并且向当世统治者收回了正告。最后一句:秦人不暇自哀。先人指的是谁?(唐朝的统治者)鉴:意动,以之为鉴。
后一个先人指的又是谁?(唐统治者之后的人)
这里作者以四个哀警示世人,提示当权者一定要爱其子民。
5、学完了整篇课文,我们请位同窗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白〕〔幻灯〕经过描写阿房宫的兴修及其消灭,生动笼统地总结了秦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阅历,向唐朝统治者收回正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6、那么再请位同窗归结本文的写作特征
〔明白〕(1)想象。整篇树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
(2)比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都是比喻。
(3)夸张一日之内,..而气候不齐使负栋之柱
(4)排比第二三节用了少量的排比〔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