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同步习题课件PPT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储×备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我们应控制电阻一定,通过在电路中串联
个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通
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中
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阻和「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我们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定,通过换
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来改变电阻值,通过实验可+
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十
体的电阻成反比
4.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十
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
01基础练
核心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
的关系”实验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
开状态。某同学在连接完
最后一根导线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立即出现了示
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2)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要求保持
电阻阻值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
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示数大小的
变化。
(3)下面是实验时的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序
2
3
电压U/V
3.2
电流Ⅰ/A
0.50
0.75
00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
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中考·襄阳改编)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
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B
JA
A
JIA
JA
O
U/V
U/V
U/V
O
U/V
A
B
C
核心知识点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如图所示为小宇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电路图。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b端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保持
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为了达到探究的目的,实验过程必须保持R两
端电压(或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3)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是2V,电流表的
示数是0.4A。现将阻值为5g的电阻换成10
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探究,则小宇同学下一步
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的示
数,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V时,再读出电流表
的示数。(共20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同步习题课件PPT
第2节欧姆定律
++知×识×储备
欧姆定律
:tt
「1.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
十大量的实验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归
纳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匕,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丰
为Ⅰ
公式中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十
R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电流的单位为安「
培(A)
+二、变形公式
2.由Ⅰ=变形得:R
U=
R
………+
01基础练
核心知识点一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1.由公式Ⅰ=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通过它
R
的电流就越小;由公式U=IR可知,当电阻一定
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说明它两端的电压越大
均选填“大”或“小”
2.关于公式/≈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R
A.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为0A时,导体的电阻也
为0Ω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核心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简单运用
3.完成下列各小题:
要求: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某车
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0g,求通过灯丝的
电流。
[答题模板]解:由欧姆定律Ⅰ
得通过灯丝的
R
电流为Ⅰ为
36V
1.2A
R
309
(2)防新冠肺炎时测量体温用的“测温枪”中小灯泡
两端的电压是2.5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的电流
是250mA,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
解:250mA=0.25A
2.5V
R
109
0.25A
(3)某种节日彩灯的灯丝电阻为30g,正常工作时的
电流为0.2A,要使这种彩灯正常工作,加在彩灯
两端的电压为多大?
解:U=IR=0.2A×309=6V
4.有一根镍铬合金丝,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合金丝
的电流为0.3A,则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是2092
若两端电压减小一半,则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是
0.15A;如果镍铬合金丝两端不加电压,则通过
镍铬合金丝的电流为0A,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是
209
名师点津
运用公式Ⅰ=进行计算时应注意:
R
(1)Ⅰ、U、R必须对应于同一时刻、同一导体或同
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
能混用
(2)Ⅰ、U、R的单位应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共21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同步习题课件PPT
第3节电阻的测量
+…+…+…+…
知识储×备
十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
2.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3两端电压U,用
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的电流Ⅰ,再
+用公式R
叮算出待测电阻R
十3.连接“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
先连接电路中。串联部分,再将电压表
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
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十
十用是保护电路,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
通过的电流
01基础练
核心知识点一测量定值电阻
1.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是
63
10
R
R
r玉
甲
丙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
(2)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
(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正确连接电路
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
值最大处。
(4)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某
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
图丙。由此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5
(5)该同学完成一次实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接下来的操作是A
A.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
多次测量,求电阻的平均值
B.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
名师点津
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要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2.电流表应与被测电阻串联,电压表应与被测电
阻并联,用试触法选择电表的量程。
核心知识点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荣荣同学所连接的电路存在错误,但
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
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在图中画出正确的接法。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发光,电流
表有示数,电压表几乎没有示数。出现这一故障
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3)排除故障后,荣荣同学进行了四次测量,并将部
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帮
他将表格中未填的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U/I/AR/2
灯泡亮度
0.5
0.13
不亮
0.18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2.5
0.25
10
正常发光
(4)菜荣同学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
值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受温度
影响大
名师点津
灯丝电阻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不能通过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共25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同步习题课件PPT
第十七章核心素养整合与提升
知这)却
实验器材
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结论简单应用
基本公式
欧姆定律
R=
欧姆定律
变形公式
U=IR
图相似
本质不同
测量原理—一伏安法
测量电路
电阻的测量
测量步骤
其他测量方法
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易猪易)误))折
易错概念辨析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2.在导体的电阻一定,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这
个导体的电流也随之增大。
3.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两端的电压越大。
)
4.欧姆定律表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通过
它的电流也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忽略温度的影
响)。
6.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7.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从电源的
正极开始连接,且开关靠近电源的正极
(×
8.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的电阻个数增加,相当于导体的
长度增加,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9.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
大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比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RIl
R2I
URR
电流
I=1=12
I=L+L2
关系
电压
U=U,+U
U=U1=U2
关系
电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
阻的长度,总电阻比横截面积,总电阻比
关分电阻大
分电阻小
系
R=RtR
r
RI
R2
R
比例
电压的分
RR
电流的分配
关系
配与电阻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并联
式联分压
分流
飞越)定a)…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象法和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2)实验方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
不变,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移动滑片的方法改变电
阻两端的电压,故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
端的电压、保护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换用
不同阻值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
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实验图象
vA
vA
U/V
O
R/Q2
(4)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
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共23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同步习题课件PPT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Ⅰ课时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储×备
+………+…+…+…
串联电路的特点
t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1=L2。
2.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U1+U2。
3.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各串联的电阻之和,即R=R1+R2。
4.当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
+及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会改变
……·
01基础练
核心知识点一电阻的串联
1.如图所示,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长度,所
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且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均选填“大”
或
2.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Ω和10Ω,把它们串联
起来,其总电阻是409。要得到20g的电阻
若手边有一个129的电阻,可再取一个8g的
电阻与它串联。
3.有两只电阻,R1=10Ω,R2=15g,把它们串联起来
接入电路,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8A,它们两端的
电压为
A.25V
B.20V
C.15V
D,10V
核心知识点二串联分压
4.两个电阻R1:R2=4:3,将R1、R2串联在电路中,则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4:3,通过R1
R2的电流之比I1:I2=1:1
5.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2A,电压为3V。
现要把它接在4V电源上仍能正常发光,该灯泡必
须
A.串联一个10g的电阻
B.并联一个10g的电阻
C.串联一个5s的电阻
D.并联一个5g的电阻
核心知识点三串联电路的简单计算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
10V不变,R1=30g2,R2=20g,电
流表的示数为0.2A,则R1两端
的电压U1=6V,R2两端的电压U2=4
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50Ω2。
7.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91A”,乙标有“159
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259;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电路两端
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5V。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1=4g,R2
6Ω。当开关S闭合时,求
R
R2
(1)电路总电阻多大?
(2)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3)电阻R2两端的电压多大?
解:(1)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阻值之和,电路
总电阻R=R1+R2=49+6g=10g2
6
V
(2)电路电流=R=10g
0.6A
U
(3)由欧姆定律公式Ⅰ=变形得电阻R2两端的电
R
压U2=IR2=0.6A×6=3.6V(共25张PPT)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同步习题课件PPT
第2课时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储备
并联电路的特点
t1.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I1+I2。
+2.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U=U1=U
3.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即
RRI
R
4.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可以采用并联电
阻的方法。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
个分电阻都要小
5.当并联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电阻改变时,这个支
路的电流会变化,干路电流也会变化
+但另一个支路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
………………………+…………+…+…+…………+…+…+
01基础练
核心知识点一电阻的并联
1现有两个电阻R、R2,且R1中,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的是C,最大的是B
R
RR
R
R
A
C
2.将一个100g的电阻和一个1g的电阻并联,其总
电阻将
(A
A.小于1Ω
B.大于100s
C.等于101s
D.小于100g而大于1
3.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上晚自习时,我们每多开一盏
电灯时,教室电路的
(B)
A.总电阻增大
B.总电阻减小
C.总电压增大
D.总电流不变
4.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等效阻值最小的一组是(D)
A.309和159
B.209和2592
C.109和359
D.5Ω和40g2
名师点津
将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并
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且并联的
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
核心知识点二并联分流
5.电阻R1=15,R2=459。并联在电压为4.5V的电路
中,则通过R、R2的电流之比I1:I2为
(A
A.3:1
B.3:4
C.1:4
D,1:3
6.电阻R=1Ω,把6个这样的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6V
的电路中,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U=1V,总电阻
69;若把6个这样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
6V的电路中,每个电阻中的电流Ⅰ=6A,电路的
总电流I总=36A,这时电路的总电阻R并
只灯泡的电阻为309,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
流为0.1A,现把它接在恒定电流为0.4A的电路
中,要使它正常发光,应把10Ω的电阻跟灯泡
并联。
核心知识点三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
8.如图将电阻R1和R2并联在AB
两端,电流表与R1串联。已知R1
1092,R2=159,电流表示数
为0.6A。那么,AB两端电压U4
6V,通过R2的电流Ⅰ2=0.4A,电路的总
电流
1A,AB两端总电阻R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