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29 22: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54430010756900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的。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湿衣服晒一定时间就干了,这说明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这说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原子间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3.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____却不可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只是____________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____________。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种类没变____________,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只是____________重新组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____________。
1.答案:原子 分子 Fe Hg W Au CO2 H2O HCl O2 P4
2.答案:水分子是运动的 空隙
3.答案:分子 原子 没有 原子间 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氧化物
二、预习展示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可构成分子
2.下列物质中属纯净物且是单质的是( )
①液态氧 ②水 ③硫粉 ④水银 ⑤纯净的蔗糖水 ⑥铜锈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④
3.水结成冰是( )
A.分子变大了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 D.物质种类变了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氧化镁 D.液氧
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有发光放热现象
C.有气体放出 D.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答案:1.C2.D3.C4.D5.A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目标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点: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1.67×1021))。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
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40372599060(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结论]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
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
372745071120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
B组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分子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
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
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
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讨论]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
[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
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
目标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 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 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提问] 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
[回答] 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回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 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四、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
B.一些物质的热胀冷缩,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
C.一个水分子很小,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看到
D.冰水混合的物质不是混合物
2.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5.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水变为水蒸气,主要改变的是( )
A.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B.水分子质量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小 D.水分子间隔变大
7.一个氧分子(O2)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中,含有一样多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氧原子的个数 C.氧分子的个数 D.碳原子的个数
8.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氢分子 C.氧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氢气) B.O2(氧气) C.H2O(水) D.H2SO4(硫酸)
10.用化学符号表示:
硫元素____________,3个氧原子____________,氢气____________,4个水分子____________。
11.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 ℃,p=22.05 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称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12.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13.从不同角度来看,二氧化碳既属于____________物,又属于____________物,也属于____________物。
14.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填在横线上。
(1)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物质:①氦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氯酸钾⑥食盐水⑦四氧化三铁⑧石灰水⑨白磷⑩空气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H2O、H2、H2S等物质中,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在它们的一个分子中都有2个____________。
1.C2.D3.A4.C5.D6.D7.B8.A9.C10.答案:S 3O H2 4H2O11.答案:B12.答案: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13.答案:氧化物 纯净物 化合物
14.答案:(1)表示水分子中含有两个H原子 (2)表示两个铜原子 (3)SO2前面的2,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SO2中的2,表示一个SO2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15.答案:(1)⑥⑧⑩ (2)③⑤⑦ (3)①②④⑨ (4)③⑦16.答案:H 氢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