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9 11: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国论》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导学】
1.语言素养目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思维素养目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文化素养目标:了解苏洵的人生经历和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感悟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4.审美素养目标: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六国论》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其中,“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呢?今天,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解题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北宋的这种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刺当朝统治者,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四、文体知识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基础·清单检查】
预习检查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弊在赂秦(lù)六国互丧(sàng)
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奉之弥繁(mí)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
洎牧以谗诛(jì)邯郸为郡(hándān)
革灭殆尽(dài)秦人食之不得下咽(yàn)
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哉
【课文·内容研读】
任务活动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标注节奏。
2、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任务活动二:疏通文意
1.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如果)
2.请注明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
(1)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在道理上)
(2)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3.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
(1)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
(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
(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等)
(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终于到了某种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以往的事情,先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调情节的生动性、连贯性。)
4.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
(1)或
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相当于“有人”,不定代词)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副词)
(2)得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动词)
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形容词)
(3)势
①其势弱于秦(势力,名词)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名词)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
②秦以攻取之外(用,介词)
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从而,结果连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目的连词)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结果连词)
⑥以地事秦(拿,介词)
⑦洎牧以谗诛(因为,介词)
⑧至丹以荆卿为计(用,介词)
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介词)
⑩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介词)
5.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
(3)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
(4)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
(6)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比秦”,为后置状语,应该调到“弱”之前)
(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句,“大”为后置定语,应该调到“天下”之前)
6.请翻译以下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跟在六国后面并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例,这样又处在六国下面了!
附: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任务活动三:句法探究
定语后置句
【概念】定语是用来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语序。在古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相应的形式。
【常见形式】
(1)格式:“……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句: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求可使报秦之人)
(2)格式:“……之……”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
(3)格式:“……之……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句: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之马)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铿然有之声石)
(4)格式: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具体形式为中心词+数量定语。
例句: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一双白璧、一双玉斗)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千斤金、万家邑)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苏洵的人生经历,知道了整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也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那么文章更深层的意义还有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
课后记
教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