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9 23: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与主要史实;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及设立的5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3、认识我国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采取的措施,西部大开发实行的历史作用。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效学习 四步骤】:
步骤一:自主预习、构建体系
228602467610民族大团结
民族大团结
29070304124960政治:
经济:
文化:
国家战略:
政治:
经济:
文化:
国家战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立:(制度化)1949年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
(法律化)1984年颁布
共同繁荣发展
含义:
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立:(制度化)1949年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
(法律化)1984年颁布
共同繁荣发展
含义:
意义:
728345266192024333204732655
步骤二:共同探究,集思广益!
【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
步骤三: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1.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现的
B.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
C.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民族区域自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最早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自治制度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
A.祖国统一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富裕
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探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贯穿到新疆工作各个方面。下列属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是( )
①民族平等政策 ②民族团结政策 ③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④“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政策 ⑤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政策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步骤四:课后巩固,学会迁移!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结合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宪法定国策】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一中宪法的内容,指出实施民族区域白治的前提。
【政策作保障】
材料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平等一员.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互助促发展】
676275205105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国家在少数民族的发展上采取的什么措施?
(4)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导学案 参考答案
步骤一:自主预习、构建体系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建立: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措施:政治方面: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方面:国家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文化方面: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等。
步骤二:共同探究,集思广益!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步骤三: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1.D 2.A 3.B4.B、5.D
步骤四:课后巩固,学会迁移!
(1)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或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2)措施: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3)为了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内地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
(4)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和睦、友好、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