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百变团花(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百变团花(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6-29 19: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本信息
课题 百变团花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具体内容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造型表现领域。第19课《百变团花》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三册第十九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国杂技》同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团花剪纸知识及制作过程,了解团花剪纸是民间艺术之一。能创作出自己喜爱的团花剪纸作品,并会运用于美化、装饰生活。通过学习剪团花,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了解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十分感兴趣,且喜爱参与动手制作活动,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体验创新制作的快乐,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对二年级上册《彩蝶》一课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对折剪的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并在《雪花飘飘》一课中学习过怎样折、剪六瓣雪花。因此,在之前的基础上剪出团花的外形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做到。本课难点则是怎样将花纹进行设计、组合,使团花美观、富于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初步了解团花剪纸的特点,以及折、剪团花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技能:运用自己喜爱的剪纸纹样,设计制作富于变化的团花作品,并装饰环境。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活动,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发现与体验,初步培养探究意识。
(2)在设计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大胆想象、创新设计,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2)通过欣赏团花艺术作品,了解团花简直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折、剪团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创作出美观的团花剪纸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彩纸、剪刀、黑笔、泥丁、教材。
教师: 范作、彩纸、剪刀、泥丁、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为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件礼物,翻过来看一看吧(出示团花)
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教师小结:剪纸和团花的历史、由来。
2.出示课题。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倾听,初步了解团花的相关知识。
初步认识团花。
初步了解团花的历史和发展。
明确学习内容。
新授 一、初步了解团花纹样的寓意。
1.出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设问“团花里有什么图案?”
师小结:介绍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
2.引导学生欣赏《梅开五福》和《连年有余》两朵团花,使学生了解许多团花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引导学生探究团花的制作方法。
外形
团花的外轮廓有什么特点吗?
请同学参考41页,快速折剪一个圆形。
3.询问同学有什么困难,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学习。
课件:动态演示用正方形纸剪圆形的方法。
小窍门:为了防止剪散,我们可以在中间用笔画个圆点。
学生再次尝试,组内同学互相帮助。
剪纸纹样
1.观察组内的团花,对比书中41页的基本的剪纸纹样找一找,了解其名称。
2.请两个小组上前介绍。
3.引导学生剪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些纹样,并鼓励大家自己设计新的花纹。
4.小组合作探究怎样组织纹样使团花更美观。
出示两件团花作品,设问:“你认为哪个更漂亮?怎样才能剪得更好看?”
5.集体反馈:

6.教师示范:
折、剪团花外形。
画花纹,强调花纹穿插。
鼓励学生设计新颖的纹样。
剪花纹。
慢慢展开。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过渡语:“看完老师示范后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看看他们创新出了哪些新颖的纹样,怎样将花纹进行组合的。”(边欣赏边讲解)
学生欣赏后回答。
学生欣赏。
学生观察、作答。
个人探究:结合课本41页步骤图,想一想应该怎样折、怎样剪。
预设学生问题:剪散。
学生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剪团花外形的方法。
同学再次尝试。
小组合作观察。
初步认识基本纹样。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
认真观看教师示范,进一步明确设计制作团花的方法和步骤,复习对称形知识。创新纹样。
欣赏同龄学生作品,进一步启发设计构思。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性,知道一些简单剪纸纹样的吉祥寓意及造型特点。
发现团花圆形的外形特征。
初步培养学生看设计图的习惯。
进一步学习折、剪团花外形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组内互助,解决难点。更好的
认识基本纹样。为创作做铺垫。
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知道怎样制作出的团花漂亮。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示范,强化、巩固设计团花的方法和步骤,复习对称形知识。创新纹样。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开拓思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帮助。
艺术实践 1.要求:剪一两朵外形、花纹精美、富
于变化的团花。用它美化环境。
2、提示用剪子注意安全,剪下的碎纸不要乱扔。
3、针对学生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聆听,明确作业要求。
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明确本节课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困生。
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针对评价点进行自评、互评。(形成性评价)
2.全班展示交流。请你夸一夸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还有什么建议?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等) 欣赏与评价:展示并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感受团花剪纸富于变化的美。 在评价中相互学习,汲取长处。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拓展 1.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观看。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百变团花 纹样:
丰富有变化 团花作品
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一个“动”字,在“动”的过程中,学生凭借一把剪刀、一张纸不断地变化,创作“百变团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团花这一民间剪纸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单一的动手模仿变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创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获取,真正实现了美源于实践,源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团花剪纸教学由教师的单一技能传授逐步转化为学生课堂中的自主探究、互动学习,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