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静悄悄》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歌颂辛勤工作,从事地质测量的探矿工作者,用劳动去创造世界;
2、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力度记号“mp pp > < ”;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歌曲艺术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力度记号“mp pp > < ”。
三、教具
课件、钢琴、歌谱纸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很高兴又见到你们,我一见到你们就好想跟你们说几句话,就让我用歌声来告诉你们吧!
3 0 1 0 5 - ︱ 5 0 3 0 1- ︱ 6 .6 4 6 ︱ 5- - - ︱
同 学 们, 你 们 好! 今 天 真 高 兴,
3 3 5 4 3 2 ︱2 2 4 3 2 6 ︱5 . 7 2 4 3 2 ︱ 1- - - ‖
和你们 做朋友, 欢聚在 一 起, 唱 歌 又 跳 舞。
师: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生答
(二)新知教学
1、复习巩固
(1)师:今天我这个新朋友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礼物吧。(课件出示大礼包)这个大礼包里装着的是我收集的声音,让我们来听听吧!
(2)播放溪水声、鸟叫声、蛙声、知了声,学生听辨并说说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弱)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几种声音都来自大自然,而且这些声音都有强弱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强”、“弱”来表示,在我们的音乐当中也有表示强弱的符号,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它们,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力度记号“强”、“弱”(出示课件)。
(3)学生用“强、弱”两种声音视唱 3 1 1 5 ︱ 5 3 3 1 ‖
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
2、新授
(1)师:今天“弱“还带来了她的姐妹,让我们来认识这两个新朋友吧
(出示课件:中弱、弱、很弱),听听她们的声音。
(2)聆听后总结:中弱 〉弱 〉很弱
(3)用声音来试试这三种不同的力度:视唱 3 0 1 0 5 — ︱5 0 3 0 1 — ‖
(4)全班分成三组,先每组唱唱不同的力度,然后分工合起来唱唱。
(5)按中弱→弱→很弱连起来唱一遍,问:力度有什么变化?(渐弱)
(6)再按很弱→弱→中弱连起来唱一遍,问:力度又有什么变化?(渐强)
(7)师:在我们的音乐中也有表示渐强、渐弱的符号(课件点击> <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它牢牢的记住?
(8)试一试:0 6 5— ︱ 5 0 5 1 0 ‖
三、新歌教学
1、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想奖励你们一下。刚才你们听到的小溪流的声音,小杜鹃的叫声,还有叮咚叮咚的声音,是我从山谷里收集来的。山谷里静悄悄的,很美很美,你们去过吗?今天,就由我来当导游带你们去山谷走一走,看一看吧。
2、课件出示山谷美景,背景音乐《山谷静悄悄》,教师有感情地读白即朗读歌词。
3、师问:刚才你看到了或是听到了哪些景色?山谷给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生:美、静悄悄……)——出示歌名《山谷静悄悄》
4、师:这么美的景色如果用你们甜美的嗓音把它唱出来那更是锦上添花了,让我们来试试吧!
5、跟着琴声轻轻地唱唱第一部分的第一段,唱完后,说说唱这一段时应该注意什么?(休止符、符点四分音符等)
6、学唱第二、三段(稍带讲解反复记号)
7、师:山谷里原本静悄悄的,可是出现了一种声音打破了宁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呢?现在让我们来听听歌曲的第二部分。
师:同学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啊? 生答: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
师:对,是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发出了“丁冬”的声音。地质队的叔叔们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进行探测,找到矿资源并开发出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做出贡献,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呀?
8、学唱第二部分,并说说难点,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9、完整地听范唱
10、师:你们能把这首歌完整地唱下来吗?(生答:能)
11、师:这首歌曲有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部分的中间有一行谱是没有歌词的,这是一个间奏,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小耳朵要仔细地听,间奏完了以后再唱歌曲,明白了吗?
1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全曲。
13、师:真棒!同学们这么快就学会了,杨老师突然想跟你们比一比,看看是你们刚才唱得好,还是我唱得好?(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注意力度变化)
14、学生评价,师:为什么我唱得比你们好?——小结:歌声有了强弱的变化,声音变得更好听了。
15、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1)教师发歌谱,学生在歌谱上标上本节课新学的力度记号(P、MP、PP、> <),并进行演唱。(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2)各组自荐上台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3)师:同学们太棒了!你们都成了小小作曲家了,通过你们对歌曲的处理,歌声更美妙,更动听了!
(4)师:你们的处理各有特色,都不错!这里作曲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根据书上的力度变化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5)再次小结:瞧,我们的歌声有了强弱的变化,声音变得更好听了!
四、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