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师教学案
年级:七(下册)
学科:地理
任课教师:
课题: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
日期:2020
年
2月
12日
课型:三课型
主备人:高晨
教学
目标
1、根据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归纳亚洲及欧洲的气候特征。从而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归纳的能力。
2、读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图,了解亚洲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并分析、归纳亚洲及欧洲的水系特点。
3、读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及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水系的特征。
教学难点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中考考点
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个人备课
第一课型
预学课
魅力导入:亚洲景观图片与欧洲景观图片对比。提问:亚洲和欧洲的气候一样吗?
(板书)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
一、自主寻疑
(一)自学寻疑
(指令)同学们自主浏览课本第7-12页的知识,完成以下任务,能够确定答案的直接作答并在课本上用铅笔做标记,未能确定答案的在题号用“?”标记。学生有疑惑举手示意,老师巡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
知识点一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任务引导)引导读图6-9,完成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
亚洲的气候特征:
(1)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
外,其他气候都有分布。
(2)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3)亚洲各地年降水量差别显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4)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广。
知识点二
大河众多的亚洲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亚洲水系结构特点)
亚洲的水系特征:
(1)外流水系:一是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原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二是内流流域面积广大。内流流域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荒漠、半荒漠
地区。
知识点三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二)寻疑暂存
二、合作释疑
三、当堂巩固
四、预学检测
要求:1.限时完成检测训练一,对存疑问题用“?”标注,暂存。2.书写整洁规范。
检测训练一
重点题目:4.示意图能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解题引导:河流流向即箭头指向!
互批互改
五、课堂小结
学队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第二课型
精讲课
一、知识回顾
二、点拨释疑
(一)自学寻疑
知识点一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板书)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任务1、读图6-9信息,说明字母所在区域代表的气候类型。
(任务引导)读图判断各地气候类型,自主归纳亚洲的气候特点
A
B
C
D
E
F
G
H
I
自主归纳1:亚洲的气候特征:(1)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气候都有分布。
(教师小结)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亚洲面积广大,纬度跨度大,且地形复杂多样。
任务2、思考:F、D、C三地纬度逐渐增大,三地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随着纬度增大,气温逐渐降低。
(指令)根据三地气温变化规律,自主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气温差别显著。
自主归纳2:亚洲的气候特征:(2)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
任务3、思考:C、A两地距离海洋越来越远,两地年降水量有什么变化规律:距离海洋越远,降水减少。
自主归纳3:亚洲的气候特征:(3)亚洲各地降水量差别显著,大陆性特征显著。
任务4、思考: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强盛?(提示:考虑海陆因素)
(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东南部季风强盛的原因)
解释季风气候的成因(定义)
知识提示: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归纳和描述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主要气候类型
2.典型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等要素)
3.区域气候类型分布格局或差异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读图分析并描述欧洲的气候特征)
学以致用:读图6-9,如何描述欧洲的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为主
(2)受西风影响,
特征显著
知识点二
大河众多的亚洲
(介绍亚洲大河:长江、湄公河,介绍流域和水系的定义,引导学生加以区分)
思考1:亚洲水系为什么呈辐射状?
(引导学生思考某条河的航运价值)
思考2:读课本11页资料,分析多瑙河和莱茵河为什么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河流平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
(二)精讲展示
三、暂存巩固
四、限时检测
互批互改
六、当堂巩固
绘制知识结构,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第三课型
过关课
一、学情解疑(知识回顾)
对精讲课存疑任务再次点拨。
二、限时检测
(一)基础夯实
重点题目点拨:
4.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
B.季风气候类型齐全,都分布在亚洲内陆
C.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多洪涝灾害
【解析】A、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亚洲的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部,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受夏季风的影响,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多洪涝灾害,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9.
西欧人夏季都想到地中海沿岸旅游,这种旅游欲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中海沿岸的畜牧业比西欧发达
B.欧盟内部各国居民往来自由
C.西欧阴雨天多,比较潮湿
D.西欧的旅游资源贫乏
【解析】西欧的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内降水均匀,阴雨天多,气候潮湿,因此当地的居民想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旅游。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2.
奔流不息的亚洲河流与其流入的海洋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长江--太平洋
B.湄公河--印度洋
C.鄂毕河--北冰洋
D.恒河--印度洋
【解析】长江注入太平洋,湄公河注入太平洋,鄂毕河注入北冰洋;恒河注入印度洋。故选:B。
1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
A.贝加尔湖
B.里海
C.鄱阳湖
D.苏必利尔湖
【解析】五大湖是位于北美洲中东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5个相连大湖的总称,被称为“美洲大陆地中海”。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8.24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8米,最大水深393米。故选:D。
17.
下列关于亚洲人口和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8年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近一半,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B.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而且都是发展中国家
C.亚洲的民族有1
000个左右,约占世界的一半
D.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解析】A、2015年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故A不符合题意;B、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10个,而亚洲就占6个,其中,日本是发达国家。故B不符合题意;C、亚洲的民族总数在1000个以上,大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是民族最多的一个洲。故C符合题意;D、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7.关于亚洲各地人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民族构成复杂,多元文化并存
B.?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C.?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
D.?北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解析】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是单一的大和族,故A错;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故B正确;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C正确;北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北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故D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29.关于N、P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②N国与我国隔渤海相望
③P国气候相对温暖④N、P两国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N是朝鲜,P是韩国;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①正确;朝鲜与我国陆上相邻,韩国与我国隔黄海相望,②不正确;韩国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③正确;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④不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三、暂存巩固
四、合作提升
五、归纳梳理
齐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重难点。
观察亚洲景观图片与欧洲景观图片对比,回答问题:亚洲和欧洲的气候一样吗?
自主完成任务,在课本上做好圈点勾画。
在图6-9标记亚洲东部的主要气候类型。
观察图6-3描述亚洲的水系特征。
提示:用颜色区分人口分布稠密区与稀疏地区。
自主完成检测,对疑难问题做标记。
对子答案提示,互改互签,当堂巩固。
注意:错题整理巩固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判断各地气候类型,归纳气候特征。
学队研讨归纳:亚洲气候特征(1)复杂多样
思考: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根据教师小结,学队合作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较广的原因。
学队研讨: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强盛?
(海陆因素)
学以致用:归纳欧洲的气候特征。
了解长江、湄公河特点、航运价值
读图分析多瑙河和莱茵河流经国家的特点,航运价值为什么比较高?
自主完成过关检测
受夏季风的影响,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多洪涝灾害。(而非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冬季寒冷干燥)
思考:地中海附近与欧洲西部的气候差异
注意区分:最深的淡水湖与最大的淡水湖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是单一的大和族
思考: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思考:水系特征与亚洲地形特征的关系。
思考: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考虑当地气候条件。
判断气候类型的同时,要回顾气候特征。
举一反三:气候特征背后的原因要分析
亚洲背靠亚欧大陆,濒临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明显,故季风气候典型、强盛。
欧洲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比较典型,但分布最广的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系结构的特点与地形的关系(水往低处流)
区分夏季风、冬季风风向、特点、灾害
拓展
阳光沙滩:地中海
峡湾风光:挪威
浪漫之都:法国
郁金香:荷兰
...
最深:贝加尔
最大:苏必利尔湖
1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2欧洲增长率最低(南极洲除外)
3亚洲增长快(人口基数大)
拓展: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是单一的大和族
释疑巩固
将问题暂存
掌中宝
课后作业
作业:
1、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
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
板
书设计
教学反思北辰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师教学案
年级:七(下册)
学科:地理
任课教师:朱坤普
课题: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
日期:2020
年
2月
10日
课型:三课型
主备人:刘兆祥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描述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
2、学会读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掌握分析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总结出欧洲等大洲的地形特征。
3、通过认识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学会简单的时区计算和日期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1、读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图,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掌握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区时计算和日期换算方法。
中考考点
亚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个人备课
第一课型
预学课
魅力导入:PPT展示各大洲自然景观图片。提问: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大洲?
一、自主寻疑
(一)自学寻疑
同学们自主浏览课本第2-6页的知识,完成以下任务,能够确定答案的直接作答并在课本上用铅笔做标记,未能确定答案的在题号用“?”标记。学生有疑惑举手示意,老师巡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
知识点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任务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
任务2、提问:南、北半球的分界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观察图6-1亚欧大陆轮廓图,在图中标出赤道和西经20度经线。
任务3、观察图6-1亚欧大陆轮廓图,在图中圈出以下事物名称:太平洋、印度洋、欧洲、北冰洋。提问:以上四种事物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向?
知识点二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任务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
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处死海。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众多岛屿分布。
(二)寻疑暂存
二、合作释疑
三、当堂巩固
四、预学检测
检测训练一
1.
填一填,结合P2页图6—1,写出上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
纬线:④赤道,⑤北回归线,⑥北极圈
大洋: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
海峡:F白令海峡
互批互改
五、课堂小结
学队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第二课型
精讲课
一、知识回顾
二、点拨释疑
(一)自学寻疑
知识点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任务1、根据以下知识点提示,完成题目。
知识提示:南、北半球的分界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
知识点总结: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3)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知识点二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任务1、根据课本图6-3,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亚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以
高原
、
山地
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
南极洲
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2)地面
起伏
大,高低悬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最低处
死海
。
(3)地势
中部高
,
四周低
。
(4)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众多
岛屿
分布。
总结:如何描述某地区的地形特征:
1.主要地形类型
2.地势起伏状况
3.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
学以致用:读课本第6页资料,描述欧洲的地形特征。
(二)精讲展示
三、暂存巩固
四、限时检测
互批互改
六、当堂巩固
第三课型
过关课
一、学情解疑(知识回顾)
对精讲课存疑任务再次点拨。
二、限时检测
难点点拨:
1.亚洲是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面积最大④东西距离最长
易错注意: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6.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别是(
)
A.伊朗高原、恒河平原、青藏高原、大西洋
B.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恒河平原、青藏高原、大西洋
D.阿拉伯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太平洋
易错注意:北纬30度剖面,自西向东为: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
8.下列关于亚欧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欧洲都被北极圈穿过
C.亚洲和欧洲都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D.亚欧大陆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易错注意:亚洲4400,亚欧大陆5000。
12.下列关于地方时与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相同
B.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不同,日期不同
C.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相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日期早一天
D.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区时相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日期晚一天
13.一艘轮船5月1日14时,自西向东10分钟后越过日界线,则此时轮船上的时间为(
)
A.4月29日14时10分
B.5月1日14时10分
C.4月30日14时10分
D.5月2日14时10分
易错注意:时区划分、地方时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
三、暂存巩固
四、合作提升
五、归纳梳理
观察自然景观图片,回答问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自主完成任务,在课本上做好圈点勾画。
在图6-1标出赤道和西经20度经线。
思考:如何通过这两条线判断亚洲所处半球?
观察图6-3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
提示:用颜色区分地形类型!
自主完成检测,对疑难问题做标记。
对子根据图片信息,互改互签,当堂巩固。
读东西半球图、图6-1信息,判断亚洲所处半球、纬度、海陆位置。
归纳:如何描述某大洲地理位置?(3个方面)
学队研讨:如何描述某大洲地形特征?
学以致用:描述欧洲的地形特征。
学队研讨:东西跨度大与跨经度广的区别。
在图6-3,标出30度纬线!
理解图6-2,时区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两侧日期计算。
亚洲所处半球的判断方法:
东、西半球图
图6-1,根据纬线、经线
举一反三:亚洲地形特征描述推导欧洲地形特征
读取图片信息方法:标记重要经线、纬线、地形区、城市
亚洲地表起伏大如何直观呈现:剖面图!!!!
读饼状图信息!
释疑巩固
将问题暂存
掌中宝
课后作业
课本第3页活动题:欧洲的地理位置。
课本第6页表格:比较亚洲与欧洲的地形特征。
板
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亚洲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地形区分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