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9 16: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欣赏的意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三角形呢?
生:彩旗、红领巾、交通标志……
师:老师给大家也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图片,我们来看一看。(欣赏图片)
(2)揭示课题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进一步感知三角形
1、做三角形
师:刚才,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三角形,那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画、折、摆等做一个三角形呢?
生:动手做三角形
师:做好了吗?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有谁能把你做好的三角形展示出来并介绍方法给大家。(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种三角形)
三、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1、师:刚才我们看到做的三角形的材料、形状、大小各不相同。那么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学生可能说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等,多媒体展示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说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明确: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2、课件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否是三角形,从而引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做《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0页的基本练习第一题)


( ) ( ) ( ) ( ) ( )
3、写出下面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已经会判断哪个是三角形了,那么你们能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们填写《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0页的基本练习第二题。
四、探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1、设疑。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那么三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2、合作探究
师: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让我们动手围一围。(多媒体课件出示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卡片各一张。一张表格。
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选用卡片情况(每次选3张) 能否围成三角形
10cm(红) 6cm(黄) 5cm(绿) 4cm(蓝) 能 不能
























注:请在表格中打“√”表示
(1)小组合作,任意取三张卡片围三角形,并且记录好选用的卡片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2)汇报交流结果。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10厘米、6厘米、5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第二种:10厘米、6厘米、4厘米;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多媒体课件出示围三角形的过程)
三根卡片的长度,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可以提醒点拨。看看三张卡片中任意两根的和与第三根的关系。它的两边之和与第三条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计算,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张卡片,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哪组来说说看:三张卡片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你们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应该有什么关系?讨论交流后,展示学生的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3)验证结论。
五、矫正反馈,应用新知。
1、下面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10cm、6cm、7cm),(10cm,2cm,5cm)(10cm、7cm、3cm),(10cm、3cm、15cm)让学生根据每组中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做出判断,并简要的说明理由。(教师同时用多媒体演示)
2、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线最近?(多媒体出示24页书上第三题。)先让学生指一指从学校到少年宫的不同路线,并回答第一个问题;再让学生找出最近的路线,先引导学生看学校、少年宫、电影院三者之间的路线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并要求解释理由。
师:同学们以后在选择路线的时候就要多运用这个原理选择最近路线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课件播放,巧置悬念
师:三角形是个奇妙的图形,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它。我们再来欣赏。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同学们回去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学习好吗?
板书设计:认识三角形

)角
顶点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