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第二单元《缤纷舞曲》
第一课时《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材分析: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中的学唱歌曲,这首音乐作品是1955年,是中国青年代表团为参加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而创作的,歌曲表现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思想。《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做各种律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并参与音乐表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先感受,学生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旋律有所感知;然后学唱歌曲,学会之后尝试加进身体律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教学重点:能够用圆润饱满的声音完整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用这个规律表现歌曲;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
教学难点:1.对圆舞特点的把握。2.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一)播放视频
1问题:视频当中跳的是什么舞蹈?(华尔兹) 舞蹈有什么特点?(三拍子,旋转)
2根据演示舞蹈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圆舞曲?圆舞曲(Walzer) 又称华尔兹,它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19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
(二)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首圆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三 、新授(一)了解《青年友谊圆舞曲》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是江山作词,天戈作曲。创作于1955年,当时国泰民安,群众安居乐业,这首歌曲是为参加波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创作的。这首歌唱响在当年的国庆节联欢晚会上,成为天安门广场狂欢人群跳集体舞的伴奏音乐。此后多年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二)听范唱,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节奏特点、内容歌曲的速度?(中速稍快)情绪(活泼、欢快、热情)节奏特点(轻巧、跳动)节拍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三拍子的指挥图
(三)学唱歌曲1学生视唱简谱 用啦用lu 来视唱2师教唱简谱3难点节奏处理3唱歌词 歌曲处理:体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四拓展
1欣赏不同节拍的舞曲:三拍子圆舞曲、二拍子波尔卡、四拍子探戈
2师生共同归纳圆舞曲的特点
圆舞曲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确、轻快;
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速度可快可慢。
五、游戏环节
学生说出有关于友谊的歌曲,教师播放三首有关于友谊的歌曲,
学生猜这是什么歌曲 《友谊地久天长》《朋友》《同一首歌》
六、升华欣赏 建国六十周年晚会视频。
七 、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