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年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0年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12:22:41

文档简介

海曙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C.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用节约用水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冰块
B.面粉
C.白糖
D.食用油
3.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21%,含氮气78%,含其他气体约1%;
B.除氮气和氧气外,空气中约1%体积的其他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汽车尾气排放形成的烟雾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D.空气除了供给人类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外,在实际生产中没有多大意义;
4.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5.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艳、好斗等第二性征,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A.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B.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D.仍有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6.夏天,人在水中游泳上岸以后,觉得冷,这是因为


A.水中温度较高
B.岸上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人的错觉
D.人身上的水蒸发要吸热
7.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能在叶缘上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以后,就可以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①无性生殖
②有性生殖
③营养繁殖
④嫁接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鹰既是二级消费者,也是三级消费者
D.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9.疫情期间,口罩被人们称为“硬通货”,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是棉花(网状叶脉)。下列关于棉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属于双子叶植物
B.棉花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
C.棉花属于被子植物
D.棉花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10.全面开放三孩政策自2021年6月1日起执行。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得营养物质
B.胎儿孕育的场所在图中①输卵管处
C.自然情况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图中②子宫处
D.受精的实质是多个精子的细胞核和一个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2.使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升高温度至60℃;②降低温度;③加入4克硝酸钾;④加入4克水;⑤蒸发掉4克水,再恢复到40℃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⑤
13.白色的试卷上印着黑字,每个字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的白光进入人眼,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要强
1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各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

15.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如果遇到高层楼房的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上层的人逃生措施正确的是(

①坐电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至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6.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B.苍蝇和蟋蟀的发育是不完全相同的
C.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D.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17.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一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1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发热剂的体积忽略不计)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习总书记提到的“山水林田湖草”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和是生物圈,它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
C.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D.我们应该科学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等
20.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由土壤提供
C.豌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
D.种子萌发时胚先长出根
21.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下图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22.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为成蛙
C.青蛙是卵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D.蛙的生殖发育都在水中进行,说明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
23.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C.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2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科学基础实验之一,现要配置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称量时,取出的过量氯化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内
防止污染药品
B
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使量取的水更准确
C
溶解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增大食盐的溶解能力
D
称量时,在天平两托盘上各垫上一张相同的白纸
防止腐蚀天平
2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两物质,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乙溶液是饱和溶液,且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3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可配制500g
30%的甲溶液
D.40℃时,分别在5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13题,每空1分,共32分)
2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填空: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①可用来急救病人的气体是▲;②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27.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的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是

,形成白色固体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8.在“制作针孔照相机”活动中,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再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并把蒙有半透明薄纸(光屏)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图中物体AB将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虚/实)像;当物体AB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光屏距离小孔越近,像越▲(大/小)。
29.蚊子是一种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它的幼虫又叫孑孓,不能飞行,只生活在水中。蚊子的卵和蛹也都生活在不流动的水中。根据蚊的生长发育过程,可知蚊子的发育类型属于▲发育,消灭蚊子最好的方法是▲。
3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b管中的气体是▲。
⑵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可以增强溶液导电性(硫酸不参与反应),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溶液100克进行实验,有20克水被电解,则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1.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种子的胚通常包括▲(选填图甲中的标号)。???
⑵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A.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胚乳、子叶、于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⑶如图丙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点▲(填“T1”“T2”“
T3”“
T4”或“
T5”)。
32.小明在浴室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是▲(选填“冷”或“热”)水管。严寒冬天的清晨,小明来到班级时发现教室窗户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33.某学生用红磷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⑴图1中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填数字)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⑵图2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34.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O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4
38
43
48
48
48
48
48
50
55
⑴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⑵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煤油的沸点为120℃,水的沸点为100℃。如果在烧杯中倒入水,而在试管中倒入煤油(试管与烧杯不接触),煤油▲沸腾;如果试管中倒入的是水,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35.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型美观,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⑴我们喜欢食用的枇杷,吃剩后吐出来的种子是由▲发育而成。???
⑵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在生殖类型上属于▲。
36.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O
20
40
60
80
溶解度
g
13.3
31.6
63.9
110
169
⑴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⑵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没有固体析出的是▲(填字母)。
A.冰
B.硝酸铵
C.干冰
D.氢氧化钠
37.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1823年,迈克尔·法拉第(M.Faraday)发现,加压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1835年,M.Thilorier制得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⑴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⑵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5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简中收集到的水约为▲毫升。
38.大盘山高山湿地是浙中唯一的高山湿地,海拔近千米,也是磐安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这里生存着如水草、荷、芦苇、茶树等多种植物,还生活着蝗虫、鱼类、蛙、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动物
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昆虫
鱼类

昆虫

鱼类




鸟类



⑴大盘山上所有马尾松属于一个▲。
⑵鱼类、蛙、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⑶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⑷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湿地中的蛙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三、实验探究题(39题6分,40题6分,共12分)
39.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50克,准备下列实验用品。请回答:
⑴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克;
⑵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⑶配制好溶液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晶体不纯;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
4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萌发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是▲;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装置。
⑵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
四、计算题(41题6分)
41.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现将10克氯化钠溶于40克水中,求: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⑵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⑶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恒温蒸发多少克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
8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科学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B
A
D
A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A
B
A
D
C
B
D
21
22
23
24
25
D
A
B
C
B
二、填空题(本题共13题,每空1分,共32分)
26.
①a
;②d
27.碳酸钙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钙
+水
28.
实、小
29.完全变态
消灭蚊子的幼虫(或孑孓),或去除死水
30.
(1)氧气
(2)7.5%。
31.
(1)①②③④
(2)A
(3)T2
(
点燃
)32.


凝华
33.(1)
8;(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烟),
防止污染大气,或吸收燃烧产生的热,利于瓶内降温。
34.(1)
晶体
(2)

不会
35.
(1)胚珠(2)无性生殖或者营养生殖
36.
(1)
饱和(2)D
37.
(1)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50
38.
(1)种群
(2)消费者
(3)植物→昆虫(鱼类)→蛙
→鸟类
(4)自动调节
三、实验探究题(39题6分,40题6分,共12分)
39.
(1)
6
(2分)
(2)取出少量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2分)
(3)
③(2分)
40.
(1)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或氧气(2分);乙和丙(2分)
(2)取1号和2号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2分)
四、计算题(41题6分)
41.
(1)
20%
(2分)
(2)
50(2分)
(3)
12.3
或者12.2(2分)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科学
答题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题(本题共13题,每空1分,共32分)
26.


27.
28.
29.
30.
(1)
(2)
31.
(1)
(2)
(3)
32.
33.(1)

(2)
34.(1)
(2)
35.
(1)
(2)
36.
(1)
(2)
37.
(1)
(2)
38.
(1)
(2)
(3)
(4)
三、实验探究题(39题6分,40题6分,共12分)
39.
(1)
(2)
(3)
40.
(1)
(2)
四、计算题(41题6分)
41.
(1)
(2)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