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6 22: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习目标
.1掌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历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2.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 3.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4.培养自己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自学提纲
1.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过程
2.明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3.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会议的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
4、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图片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规定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邓小平南巡讲话
讨论!
什么是姓“资”姓“社”问题?为什么说特区姓“社”不姓“资”?
1:十四大:指导地位
2:十五大: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逝世
(1904--1997年)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和两次历史性的飞跃。请回答:三次历史性的变化和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谈三次历史性变化的意义,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两次飞跃:
第一次是
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
邓小平理论。
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奋斗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十二大特色理论
逐步
发展
走向
成熟
十三大
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十四大
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邓小平
理论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形成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伟大转折
奠定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