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六年级下册1.2放大的昆虫世界&显微镜的使用(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六年级下册1.2放大的昆虫世界&显微镜的使用(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05: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放大的昆虫世界
昆虫结构
①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②头部有一对触角
③胸部有3对足
如何自制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目镜
镜筒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通光孔
反光镜
镜座
压片夹
镜臂
调节旋钮(细准焦螺旋)
调节旋钮(粗准焦螺旋)
物镜转换器
放大物像
放大物像
调节通光量
光通过的孔
反射光线
升降镜筒
升降镜筒
目镜长,放大倍数 。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物镜长,放大倍数 。

想一想:
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标有12.5X,物镜标有10X,那么这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多少倍?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低倍镜:放大倍数小,视野广,通光量多,视野亮;
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视野小,通光量少,视野暗。
如图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
接近光源、身体前方偏左,
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三转反光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一转转换器,(换用低倍物镜)
二转遮光器,(选用大光圈)
(2)、对光三转
(3)、观察三先
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不要压到载玻片。
先低后高(镜头)
先降后升(镜筒)
先粗后细(准焦螺旋)
(4)、低倍镜换高倍镜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适当增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镜头倍数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低倍镜



高倍镜



不能动粗
成像特点:
经物镜、目镜放大后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bpdq”四个字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会看到( )
A:bpdq  B:dbpq C:qbdp D:pdqb
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标本( )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
A
B
显微镜使用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十归箱
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跟足有关。苍蝇足的末端爪垫有毛 ,并能分泌粘液
苍蝇为什么可以站在竖直放置的玻璃上不掉落?
腿部结构
象鼻虫
大黄蜂
螨虫,放大约850倍
壁虎的腿
听器结构

腹部第二节附近
蟋蟀
鼓膜听器
夜蛾
胸腹之间的凹处
眼部结构
花粉覆盖的蜜蜂复眼,120x
苍蝇
复眼
口器结构
蚂蚁
咀嚼式口器
蚜虫
刺吸式口器
蝴蝶
虹吸式口器
蜜蜂
嚼吸式口器
蚊子
刺吸式口器
苍蝇
舐吸式口器
蚜虫
刺吸式口器
触角结构
蜻蜓
刚毛状
白蚁
念珠状
锯天牛
锯齿状
绿豆象雄虫栉齿状
触角结构
蟋蟀
丝状
樟蚕蛾
双栉齿状
蜜蜂
膝状
苍蝇
具芒状
金龟甲
鳃片状
蝴蝶翅膀结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