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 相遇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 相遇问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10: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并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这样的数量关系。今天我们就应用已有的只是和经验,进一步的学习解决与行程问题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7情境图。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读题、观察图一,找出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能结合这幅图,说说小明和小芳两人上学时的情景吗?
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当时的情境。
(3)导入: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板书同时),在一条直线上面对面行走,这是“相向”而行(板书相向),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4)追问:相向是什么意思(面对面行走)?相遇和相距呢?
二、交流共享
1.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所求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整理信息。
(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列表、画图)
(2)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米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小明家 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走了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钟
追问:根据我们整理的条件,说说小明和小芳行走的时间是几分钟?(都走了4分钟。)
3.分析解题思路。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算两人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4.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 (70+60)×4
=130×4
=520(千米)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符合乘法分配率的关系,就是说我们可以先用2个不同的速度分别乘以时间,再把两个乘积相加;也可以先算出两个不同的速度和再乘以时间。
(乘法分配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引导)
首先是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我们是怎么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列表和画线段图),其中线段图更直观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不同的解法。
交流体会: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三、反馈完善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接下来我们看试一试。
出示第69页“试一试”。
读题说说他们是怎么行走的(背向而行),板书背向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解答。
教师拍照讲解。
比较试一试和例7,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7相似,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2题。
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也可以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来思考,“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可以看作是第一队的速度,“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就看作是第二队的速度,“经过8天正好凿通”可以看作是相遇时间,“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看作是总路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