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必修)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必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16 22: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F-1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属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2. 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蛋白质 B.油脂 C.淀粉 D.纤维素
3.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4.通常所指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橡胶 ②涂料 ③塑料 ④合成纤维 ⑤黏合剂 ⑥复合材料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5.根据生命元素在人体中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下列元素中是微量元素的是
A.C B.Na C.P D.Cu
6.下列材料中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水泥 B.钢化玻璃 C.尼龙 D. 结构陶瓷
7.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调味剂——亚硝酸钠 B.防腐剂——苯甲酸钠
C.疏松剂——碳酸氢钠 D.着色剂——叶绿素
8.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民用上大量燃烧含硫的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有效控制酸雨的形成
D.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使土壤酸性增强,腐蚀建筑物及工业设备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可以把它放入硝酸中进行鉴别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10.下列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和封闭式焚烧
B.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C.填埋垃圾不需要处理,只要深埋即可
D.没有绝对的“垃圾”,垃圾也可以回收利用
11.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
B.橡胶只有天然的而不能人工合成
C.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D.高吸水性材料、光敏材料等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12. 右图照片显示:一只可爱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良好的绝缘性 B.良好的绝热性
C.良好导热性 D.熔点低
13.将维生素C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中,可观察到氯化铁溶液的黄色褪去,这说明维生素C
A.有较强氧化性 B.有较强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遇热易分解
14.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1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而水污染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雨水和土壤接触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生活垃圾和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
C.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
D.采用可降解塑料制一次性饭盒
17.下列有关一些工业生产原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
B.变色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小晶粒
C.氮化硅高温结构陶瓷可由硅和氮气在常温反应制得
D.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灰石
18.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某广告语: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C.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9.关于食品添加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让食品保存得更长一些,可以多加一些添加剂
B.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对人体无害
C.染衣服的染料也可以用来给食品染色
D.某腌制肉类颜色鲜红,说明该食品既新鲜又安全
20.往蛋白质溶液里加入下列物质会产生沉淀,但再加水稀释,沉淀不会溶解的是:
A.Na2SO4 B.NaCl C.CuSO4 D.NH4Cl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钡或硫酸钡做钡餐
B.药物能治疗疾病,故多吃点没关系。
C.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危害极大,没有任何益处。
D.为了预防、治疗疾病,家庭应自备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以供急用。
22.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硫酸 B. 铁粉、生石灰 C. 胆矾、石灰水 D.苏打、盐酸
23.不粘锅内壁涂有一薄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商品名为“特氟
隆”(如右图)。下列关于聚四氟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不饱和烃
B.聚四氟乙烯能够承受高温而不发生任何变化
C.聚四氟乙烯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6%
D.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活泼性较大
二.填空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12分) (1)下列为生活中常用药品:
A.碘酒 B.青霉素 C.阿司匹林 D.葡萄糖注射液 E.抗酸药(成分为碳酸氢钠)。
①上述药品中属于抗生素的是 ▲ (填写字母,下同);
②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的是 ▲ ;
③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外敷消毒
B.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毒副作用
C.使用青霉素,可直接静脉注射,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D.随着平价药房的开设,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服用,不用到医院就诊
(2)某食堂的午餐食谱为:米饭、馒头、烧鱼、烧排骨,该食谱中还应增加是 ▲ ;米饭、馒头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烧鱼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其在人体内最终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稀蛋白质溶液和稀淀粉溶液这两种无色液体,可使用的试剂是 ▲ 。
(3)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维生素,能防治坏血病。用淀粉溶液、碘水为试剂,验证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
(4)某种胃药的止酸剂为碳酸钙,测定每片中碳酸钙含量的方法有以下几步操作(设药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① 配制0.100 mol·L-1稀盐酸和0.100mol·L-1NaOH溶液
② 取一粒药片(0.100g)研碎后加入20.0ml蒸馏水
③ 加入25.0 mL 0.100 mol·L-1稀盐酸,搅拌,充分反应。
④ 用0.100 mol·L-1NaOH溶液中和剩余的盐酸,用去体积为V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增加实验的精确性,某同学四次测定的V数据平均为13.00ml,请根据这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
25.(8分)2012年世界青年奥运会将在南京举办。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①在处理产生的废水时,需先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明矾起净水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通入氯气或二氧化氯,其作用是 ▲ 。
②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 ▲ 。汽车尾气需要用催化转化器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写出汽车尾气中CO、NO相互作用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
③为确保青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的优良率,有关部门要定时测定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 ▲ (填字母)的浓度。
a.氟氯烃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26.(11分)材料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①在下列材料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硬币 B.聚氯乙烯塑料 C.氮化硅陶瓷
②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因腐蚀出现红褐色锈斑。试回答:铁锅的腐蚀主要是由 ▲ 腐蚀造成的。为防止轮船的船体在海水中被腐蚀,一般在船身连接 ▲ (填“锌块”或“铜块”)。
③铝合金是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铝制物品能经久耐用的原因是 ▲ 。
④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它由钢筋混凝土、7000多块红色铝板和1200多块玻璃等建成。钢筋混凝土 ▲ (选填“是”或“不是”)复合材料。玻璃是一种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制备普通玻璃的原料有CaCO3、 ▲ 和 ▲ (填化学式)。石英玻璃化学稳定性强、膨胀系数小,是一种特种玻璃,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际上不是硅酸盐材料,而是一种 ▲ (选填“橡胶”或“纤维”或“塑料”)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 ▲ 反应(选填“加聚”或“缩聚”)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答案
26.(1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