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4-16 22:51:3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了解: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理解: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1
下列叙述中,哪一项除外均是由切除幼年动物的垂体后直接引起的( )
A.生长立即停止
B.性腺发育停滞
C.血糖浓度升高
D.甲状腺机能衰退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垂体的生理作用。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动物和人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所以垂体是动物和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有:(1)生长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切除垂体后,幼年动物就会因缺乏生长激素而立即停止生长;(2)促性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切除垂体后,动物性腺发育停滞或萎缩,性激素分泌功能降低;(3)促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切除垂体后,动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使甲状腺机能衰退。动物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而胰岛素不受垂体的调节和控制。
答案:C
例2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但主要考查了人体的产热、散热与体温调节等基础知识。当人进入高寒地区后,因皮肤与外界温差大,人体散热快;同时冷觉感受器及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皮下血流量减少而尽量使散热减慢;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氧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大)而使产热相对加快。机体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使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稳态。故选项中的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不正确。
〖答案〗D
例3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题干所给的具体情境时在体外构建了“垂体-卵巢”调节系统,很显然,蛙脑垂体提取液中含有特定的激素作用于卵巢,促使其合成并分泌了“某种激素”。而垂体合成的激素中,主要包括各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其中,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可以促进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根据激素的靶向性特点及选项所给激素可以确定答案为D。
〖答案〗D
例4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解析〗考查了对实验的分析设计能力。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对象是“小鼠”,观察指标是“小鼠活动状况”,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对比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答案〗A
例5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跑步是一项复杂的生理活动,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下,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完成的。〖答案〗D
1、正常人体刚进食后,血液内【 】
A.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
B.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
C.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
D.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
B
2、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
【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C
3、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在达尔文之后,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A.维生素
B.DNA
C.酶
D.生长素
D
4、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
A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A
5、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D
6、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A
7、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 】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A
8.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D
9、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
参考: 增加体温的昼夜温度差;脑干;自然选择
10、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
参考: (1)明显降低 (2)实验前没有测两鼠的体温;实验用的老鼠数量太少;
11、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 的主要场所。
参考:(1)脂肪(2)消化和吸收
12、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参考: (1) 不均匀(2)菜苗顶芽(胚芽尖端)(3)子叶
1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 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
(3)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参考: (1)血红蛋白 (2)用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3)血铅含量越多,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越小。
14、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参考:
(1)单侧光对胚芽生长的影响
(2)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多于向光一侧;
(3)直立生长 (4)弯向上方初中生物专题复习(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班级------------- 姓名------------
一)目标:
了解: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理解: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典型示例
[例1]
下列叙述中,哪一项除外均是由切除幼年动物的垂体后直接引起的( )
A.生长立即停止 B.性腺发育停滞
C.血糖浓度升高 D.甲状腺机能衰退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垂体的生理作用。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动物和人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所以垂体是动物和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有:(1)生长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切除垂体后,幼年动物就会因缺乏生长激素而立即停止生长;(2)促性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切除垂体后,动物性腺发育停滞或萎缩,性激素分泌功能降低;(3)促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切除垂体后,动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使甲状腺机能衰退。动物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而胰岛素不受垂体的调节和控制。答案:C
例2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但主要考查了人体的产热、散热与体温调节等基础知识。当人进入高寒地区后,因皮肤与外界温差大,人体散热快;同时冷觉感受器及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皮下血流量减少而尽量使散热减慢;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氧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大)而使产热相对加快。机体调节的结果是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使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稳态。故选项中的体温下降、耗氧量降低不正确。
〖答案〗D
例3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题干所给的具体情境时在体外构建了“垂体-卵巢”调节系统,很显然,蛙脑垂体提取液中含有特定的激素作用于卵巢,促使其合成并分泌了“某种激素”。而垂体合成的激素中,主要包括各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其中,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可以促进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根据激素的靶向性特点及选项所给激素可以确定答案为D。〖答案〗D
例4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解析〗考查了对实验的分析设计能力。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对象是“小鼠”,观察指标是“小鼠活动状况”,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对比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A
例5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跑步是一项复杂的生理活动,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下,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完成的。〖答案〗D
三)随堂练习:
1、正常人体刚进食后,血液内【 】
A.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
B.血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
C.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减少
D.血糖含量减少,胰岛素含量增加
2、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3、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在达尔文之后,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
A.维生素 B. DNA C.酶 D.生长素
4、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5、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这是因为家兔血液中哪种激素含量降低了【 】 A.生长激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6、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7、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8、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9、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
10、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
11、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 的主要场所。
12、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 -------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 ------ 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 -------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13、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3)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14、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三)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A 7、A 8、D 9、增加体温的昼夜温度差;脑干;自然选择 10、(1)明显降低 (2)实验前没有测两鼠的体温;实验用的老鼠数量太少;
11、(1)脂肪(2)消化和吸收
12、(1) 不均匀(2)菜苗顶芽(胚芽尖端)(3)子叶
13、(1)血红蛋白 (2)用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3)血铅含量越多,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越小。
14、(1)单侧光对胚芽生长的影响(2)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多于向光一侧;(3)直立生长 (4)弯向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