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动物笑谈 》课件(幻灯片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7*《动物笑谈 》课件(幻灯片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30 21: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7
动物笑谈
康拉德·劳伦兹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梳理文章脉络。
2.赏析文中的精彩语段,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培养善待动物的情怀。
学习目标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动物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被认为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雁语者》等。
作者简介
嗔怪(chēn)
怪诞不经(dàn)
孵卵器(fū)
麝香鸭(shè)
羞怯(qiè)
驯养(xùn)
哞哞(mōu)
雏凫(chúfú)
匍匐(púfú)
嘎嘎(ɡā)
煞白(shà)
鹦鹉(yīng
wǔ)
禁锢(gù)
神采奕奕(yì)
鹳(guàn)
余晖(huī)
嚎声(háo)
敛翼(liǎn
yì)
咒骂(zhòu)
蹒跚(pánshān)
蹿(cuān)
柠檬(níngméng)
重点字注音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重点字词义解释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意为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文体知识
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写“我”研究动物时出现的趣事,被人视为疯子。
第二部分(2~19):具体记叙研究水鸭子与黄冠大鹦鹉的趣事。
学习第一部分:
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总括全文,表明文中逗笑的主角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引用外行人并无恶意的批评,总体说明在一般情况下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方法往往“怪诞不经”的事实。语言风趣幽默,欲扬先抑,引出下文的一系列故事内容。
学习第二部分:
第一层(2~9):写研究水鸭子的经历。
第二层(10~19):写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
1.在水鸭子的实验中,你看到了怎样的逗笑的情景?
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而那些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
(1)写出了不明原委的人容易把我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的原因。
(2)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作者的行为总是令人发笑,增强了文章幽默风趣的效果。
(3)反复做实验,可以看出“我”对科学工作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2.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写这个逗笑的情景呢?
3.课文写了我和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三件趣事。
(1)可可到处追寻“我”。
(2)可可的恶作剧。
(3)可可把线缠到树上。
4.“我”和黄冠大鹦鹉可可之间的趣事多多,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这三件趣事有什么表达效果。
(1)可可到处追寻“我”
。写出了可可因获得自由后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2)可可的恶作剧,写出了可可的聪明,它知道如何来排这些扣子,更突出了可可与我们一家人的亲密。
(3)可可把线缠到树上,可见可可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它与我的母亲是多么的融洽。
疑难突破
1.文中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找出一些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1)“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句子中的“暗自得意”展现出“我”成功领着小鸭子走时对小鸭子的服从及实验成功感到喜悦的心理。(2)“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这两句话表现了“我”内心的顾虑,写出了“我”想叫可可又怕吓到别人的矛盾心理。
2.可可和“我”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具体说明。
这种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的。“我”买回可可后让它不受脚链的约束,随意行动,它便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当它把父亲身上的扣子咬下来时,父亲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淘气的孩子,称它为“坏东西”,并没有惩罚它;当它把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时,全家人也都无可奈何。可可的恶作剧,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不禁。正是因为这样,“我”一叫它,它才会“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
1.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因为“我”太专注于动物行为学研究工作,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动物俨然融为一体。而“我”在研究动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得出实验结果,经常会做出一些在旁人看来十分怪诞的行为。因此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这也从侧面表现出“我”对科学研究的严谨、专注、忘我的态度。
深入探究
2.仔细阅读课文,谈谈你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作者的做法在今天来看有何现实意义?
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笑话,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在环境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你如何看待劳伦兹和动物间的趣事,你对他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动物笑谈
善待生命
和谐相处
可可的故事
水鸭子的实验
累人的差事
暗自得意
到处寻找“我”
恶作剧
玩毛线
亲密无间
结构脉络
1.“总—分”结构,条理清楚。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总说“我”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方法“怪诞不经”及当地居民对“我”的态度,总领全文。然后具体阐述当地居民把“我”当疯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领着水鸭子投入地在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和黄冠大鹦鹉可可之间的趣事。这种结构,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容。
写作特点
2.语言幽默,诙谐风趣。
作者专注于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为了探求真理,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行为,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认为他的行为怪诞,由此便产生了喜剧的效果。可爱的动物们有时则像捣乱的孩子一样搞恶作剧:咬掉父亲衣服上的扣子,把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这些情节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不禁。另外,文章的语言诙谐风趣,如写众人听到“我”叫黄冠大鹦鹉的反应——“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既生动地表现了大家的吃惊与不解,又带有调侃的意味,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幽默感。
动物的互帮互助在同类中表现十分明显。大雁在飞行中拍动翅膀,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这种团队合作的成果,使集体的飞行效率大大增加了。不管群体遭遇的情况是好是坏,同伴们总是会相互帮忙。
动物的互帮互助
拓展迁移
如果一只大雁生病或被猎人击伤,雁群中就会有两只大雁靠近这只遭遇困难的同伴,协助它降落在地面上,然后一直等到这只大雁能够重回群体或直至不幸死亡后,它们才会离开。其他动物也有这种行为,如瞎眼老鼠咬着明眼老鼠的尾巴行走;鸭子相互用喙梳理羽毛;受伤的小鹿被驮回同类的舍内养护等。
1.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麝香(shè)
主角(jiǎo)
咒骂(zhòu)
羞怯(qiè)
B.匍匐(pú)
煞白(shà)
蹿上(cuān)
虐待(nuè)
C.嗔怪(chēn)
蹒跚(pán)
雏凫(chú)
驯养(xùn)
D.余晖(huī)
哺乳(pǔ)
怪诞(dàn)
禁锢(gù)
课堂小练
C【点拨】A.角—jué。B.虐—nüè。D.哺—bǔ。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姿势
俯冲
张牙舞爪
神彩奕奕
B.滑翔
敛翼
触目惊心
脸色煞白
C.障碍
脚链
暗自得意
迫不急待
D.秃鹰
差事
大相迳庭
恋恋不舍
B【点拨】A.彩—采。C.急—及。D.迳—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