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08: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自主学习
1.在实验室里,常用 、 、 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2.高锰酸钾是一种 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放出氧气,同时还有 和 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包括的实验器材有 、 、
、 ;收集装置,它包括的实验器材有 、 、 。
4. 氧气的验满:把 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 ,若带火星的木条 ,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气体收集方法:① ;②
答案:1、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
2、暗,锰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4、带火星,口,复燃;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合作探究: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加入药品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什么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5)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6)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7)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8)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案:(1)先将导气管的一定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
(2)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3)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4)试管破裂;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6)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表示收集满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8)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在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三、课堂反馈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熄灭酒精灯.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④⑥①⑤⑦③ B.②④⑥①⑤③⑦
C.④②⑥①⑤⑦③ D.④②⑥①⑤③⑦
【答案】D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C.等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后,才开始收集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答案】D
3.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正放
B.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正放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取,倒立在桌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
【答案】B
4.将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E引燃放入B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试回答:
①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 ,B ,C ,D ,E .
②写出上述有关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后面的括号写出其反应类型:
(1) ( )
(2) ( )
(3) ( )
【答案】①高锰酸钾,氧气,硫,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
②(1)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2)S+O2 SO2,化合反应;
(3)3Fe+2O2Fe3O4,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