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17+18张ppt含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17+18张ppt含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09:11:22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Entering
the
chemical
world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Learning
aims
1.
知道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
2.
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3.
知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4.
能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
颜色
状态
气味
挥发性
水溶性
密度
能否燃烧
【阅读材料,填写下列表格】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密度约为0.8g/ml。有特殊香味。易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无色
液体
特殊香味
0.8g/ml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能燃烧
思考:酒精的以上性质是如何被确定的?
一、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关键词:可燃性/不能燃烧;助燃性/不支持燃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腐蚀性/耐腐蚀;酸碱性、毒性......
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关键词: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化学变化
两者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物理性质是否可以定义为“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呢?
不可以,如“颜色”、“状态”等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关键词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表示物质具备某种能力
变化是过程,
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变成了”、
“生成了”
如:木炭燃烧
“能”、“可”、“会”、“难”、“易”
如:木炭能燃烧
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_
(4)酒精易挥发______
(5)煤气燃烧______
(6)鸡蛋发臭______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8)铁的密度是7.86g?cm-3______.
A
D
A
C
B
B
D
C
三、利用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
二氧化碳
1.闻药品气味:
无色、无味、气体
支持燃烧/助燃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扇闻法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方案(2):分别向两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
,则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2.设计实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操作、现象、结论)
方案(1):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两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
;若木条
,则为二氧化碳。
氧气
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浑浊
1.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化学变化
性质
用途
化学变化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
用干冰降雨
D.用木柴制桌椅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氢气做燃料----氢气具有可燃性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热
D.氧气急救病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
D
酒精可以燃烧
酒精可以做燃料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可以做灭火剂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氧气可以做助燃剂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活性炭做冰箱除味剂
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性质
用途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
用干冰降雨
D.用木柴制桌椅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氢气做燃料----氢气具有可燃性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热
D.氧气急救病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
D
1.
(2016·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铜用于制作电线
B.
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
2.(2019·河南模拟)下列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
B.食醋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
C.铁锅做炊具
D.氢气填充气球
B
3.(2020·黑龙江)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铁
制作铁锅
导热性
B
干冰
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
稀有气体
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
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
4.(2020·南京)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5.(2020·成都)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天然气用作燃料
C
B(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Entering
the
chemical
world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Learning
aims
1.
知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
2.
了解两种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
能够判断常见物质变化的类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呢?
木柴燃烧
灯泡发光
燃放烟花
霓虹闪烁
冰雪消融
煮熟鸡蛋
牛奶变质
钢铁生锈
实验1-1(1)
水的沸腾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水沸腾,玻璃片上有水生成

实验【1-1(2)】
胆矾的研碎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2)
块状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变为蓝色粉末

研钵
实验【1-1(3)】溶液之间的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3)
固体胆矾
蓝色硫酸铜溶液
蓝色硫酸铜溶液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生成蓝色沉淀

胆矾溶解
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1-1(4)】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4)
石灰石
石灰石的表面有
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

二氧化碳
气泡

浑浊
水的沸腾:水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_______新(其他)物质生成;
胆矾研碎:胆矾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_______新(其他)物质生成。
状态
没有
形状
没有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关键词
挥发、溶解、扩散、粉碎、吸附;
凝固/熔化/液化/气化/升华;
气球/轮胎/蒸汽锅炉爆炸;
电灯发光;铁水铸锅;水果榨汁......
实验1-(3)和1-(4)中,胆矾和石灰石在变化的过程中都有_______生成。
新物质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关键词
燃烧、分解、天燃气/火药/粉尘爆炸
冶炼金属、钢铁生锈
煮熟食物、食物变质
酿酒、杀菌消毒、酿醋、酸除水垢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同时
发生
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1.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火药/天然气爆炸属于化学变化;
轮胎/气球/蒸汽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火药爆炸
轮胎爆炸
爆米花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联系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1.课本P10:
1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D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2020·河南)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南阳玉雕
B.洛阳剪纸
C.开封汴绣
D.汝州瓷器
D
2.(2018·河南)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熔化
B.
铁生锈
C.
米酿酒
D.
纸燃烧
A
3.
(2017·河南)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石油分馏
C.
铁水铸锅
D.
麦磨成面
A
4.
(2015·河南)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
海水晒盐
D.
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D
5.(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燃烧
C.变色
D.升华
B
6.(2019·辽宁)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橙子榨汁
B.滴水成冰
C.高粱酿酒
D.矿石粉碎
7.(2020·广东)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C
B
9.(2019·贵州)下列诗句描述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8.(2020·吉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
D.日照香炉生紫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