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

文档属性

名称 角色游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2-04-17 09: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角 色 游 戏
面具的由来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灾难、死亡,都由某种精灵、鬼物作祟,就像毒蛇、猛兽一样,可被驱逐。于是,人们戴上形容可怖的面具,跳起激烈的舞蹈,发出“傩”、“傩”的声音,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已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这种仪式叫傩仪,傩仪中形容可怖的面具就是人类最早的面具。
面具的演变
西汉时期,傩仪从祭祀向娱乐转化,面具、“傩”与歌舞已结合在一起。
在戏曲繁荣的元代,由面具人们想到了画脸谱,清中叶,京剧形成以后,脸谱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时至今日,脸谱艺术已发展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现代面具的功能
一、家居装饰
二、表演道具
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威尼斯狂欢节
-----真假难辨
美国“万圣节”
----人鬼同乐
藏戏面具
藏戏面具以青藏高原的地理、民俗和藏传佛教文化为背景,分成寺院及民间“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两类。其中,以蓝面具最具代表性。
藏戏面具还特别注意眼神、牙齿的刻画,再加上经常用骷髅做装饰,因而产生摄人心魄的效果。
萨满面具
以我国北方骑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萨满文化为背景,主要为古代的契丹人,以及后来的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满族。
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
,内涵丰富,神秘粗犷,稚美可掬。
面具在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南非的史前岩画中,就发现有佩戴面具跳舞的妇女形象。不过造型最丰富,艺术表现力最强的面具还是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和中非地区,如科特迪瓦、尼日利亚、马里、几内亚、喀麦隆等都是面具普遍盛行和发展的地区。
非洲面具
讨论:
1.面具的造型特点:
夸张、变形、色彩鲜艳
2.面具的表现内容:
人物、动物、植物、卡通
3.面具的表现方法:
绘画、手工制作
4.面具制作的材料:
纸材、木材、青铜、其他
1.确定主题: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
2.选材制作: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不同的造型特点
3.按照自己的爱好 进行加工装饰
用你喜爱的表现方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