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四节
等高线地形图
七年级|
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重难点:
1、等高线图的基本特征
2、识别等高线图中山体不同部位
3、陆地五种地貌形态
甲点海拔______米;
甲乙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1000
1500
500
乙点海拔_____米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点的海拔是
A
A
120米
B
B
C
C
100—110米
D
D
110-120米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闭合不相交
密陡疏缓
130—140米
二、识别等高线图中山体不同部位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山顶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
等高线凸向低处的连线
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的连线
山谷
多条等高线重叠
陡崖
哪里是山顶?
A
A
和
B
B
D
C
判断
哪里是山脊?
①
和
④
①
③
④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②
判断
(山脊又叫分水线)
哪里是山谷?
②
和
③
①
②
③
④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判断
(山谷又叫集水线)
鞍部
⑤
⑤
判断
山顶
山脊
山
谷
陡
崖
⑤
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判断
坡缓
坡陡
从哪侧山坡上山更轻松
稀疏
密集
判断
A
B
河流最有可能在哪里?
①
②
③
④
判断
应用1: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②
③
⑤
分层设色地形图
↓素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应用2:水库坝址的位置特点
口袋形洼地
四、五种地貌类型
判断地形类型
起伏较大,500m以下
广阔平坦,200m以下
边缘较陡,内部较缓,
500m以上
四周高,中间低
陡峭险峻,500m以上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地形剖面图
山顶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连线题:
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800
40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1.
图中A点海拔是_____米,
B点海拔是_____米;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____米.
2.
从地形部位看,
甲是_____;
乙是_____;
丙是_____;丁是_____.
3.
若某游客打算从M、N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
课堂反馈
1000
800
400
B
A
M
N
甲
乙
丙
丁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