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1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09: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8.1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
一、传染病和免疫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



等生物。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肺结核病的病原体是

蛔虫病的病原体是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结核杆菌
蛔虫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流感病毒
2.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
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病原体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
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免疫力
1、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原体就是传染源
D、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2、明明吃了不洁净水果而患了蛔虫病,这里不洁净水果属于传染病中的哪个基本环节(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3、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细菌性痢疾
B、淋病
C、心脏病
D、流行性感冒
C
C
B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来看,甲是

(2)该病的传播途径属于

(3)由于甲得了流感而乙被传
染也得了流感。那么,乙在患病
前属于
,患病后属于

(4)为了预防流感,你认为甲的行为应注意哪些方面?


4、下图中甲与乙是同班同学,甲为流感患者,回答:
易感者
飞沫、空气
传染源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传染源
以艾滋病为例
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HIV)
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体液传播(即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易感人群:
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源的人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三个方面。当医生诊断某人得了传染病后:
1.立即给病人打针吃药是为了(
)
2.对病人房间用具进行消毒是为了(
)
3.对接近病人的人进行预防注射是为了(
)
4.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病人是为了
(
)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
1、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
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
2、某健康人感染了某种病以后,该病人可称为(
)
A、传染源
B、易感人群
C、身体瘦弱
D、体质较差的人
A
1.禽流感发生后,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A将病禽深埋或焚烧
B严禁将疫区病禽销往外地
C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D给未感染的家禽注射疫苗
2.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A
A
将下列①至⑨项的内容,用代号填写在下表中的有关项目内。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①隔离传染病患者
②易感者不接触传染源
③加强体育锻炼
④给病人打针吃药
⑤进行预防接种
⑥消毒病人用过的器具和住
过的房间
⑦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⑧及时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
⑨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人体三道防线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皮肤、粘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清除抗原)






特异性免疫
1.
人人都是生来就有的;
2.
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
1.
人出生后才产生的;
2.
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体液杀菌物质抗菌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免疫
类型
第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
下列哪项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部分
A
人体内的杀菌物质
B
皮肤和粘膜
C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
D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
溶菌酶具有杀菌的作用,其原理是
A
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细菌溶解
B
直接吞噬病菌,消灭病菌
C
溶解病菌的细胞核,使病菌死亡
D
以上三种作用都具备
3、
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三道防线产生的时期是
A
出生以后
B出生以前就已具备,出生以后不断完善
C
先天性的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4、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
A
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B
人人生来就有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C
出生后才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D
出生后才产生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5、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是
A
打退烧针
B
打止痛针
C
打破伤风针
D
打消炎针
6、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B
给一周岁的婴儿口服小儿麻痹三型混合糖丸
C
通过接种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
D
患过某种传染病的人,有可能不再患传染病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移植的器官、疫苗、病原体等)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注射血清——抗体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病原体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且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A
2.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A
12、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

A免疫监视功能过强
B自身稳定功能过强
C特异防御机能过强
D
免疫机能过弱
11、肿瘤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人体内


A.
防御功能过强
B.
免疫功能正常
C.
免疫监视异常
D.
以上三项都不是
C
c
10、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的量不断增大,进入境内的农产品,必须检疫才能出售,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均不正确
11、正在患肝炎的病人属于
A
.病原体
B
.传染源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12、
下列属于免疫的是
A
.扁桃体发炎
B
.胃肠蠕动
C
.跑步喘气
D
.皮肤出汗



1.下列关于免疫具有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抵抗病原体侵入,防止疾病发生
B.导致人体对食物、药物的过敏反应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
2.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
B.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对人体来说是抗体
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A
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原体简称HIV
B.艾滋病患者不是唯一传染源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D.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
D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A
4、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5、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6、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D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