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亿有多大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亿有多大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14: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读一读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渗透用小数目合理推算大数目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合理推算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PPT、100本练习本、10枚硬币、100粒大米、计时器、刻度尺、电子秤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引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活动感知,探究新知
1.说一说
1亿是个很大的数,你能说说一亿有多大吗?
(学生可能会说:10个一千万是一亿。1万个一万是一亿。1亿枚1元硬币约重600吨。)
2.数一数
估计数1亿本练习本,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可以怎样设计活动?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刻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
(3)计算:如果数100本练习本要用90秒,请同学们先填表,再用计算器计算数1亿本练习本,大约要用多少分、时、日、年?
(4)反馈,指名读得数。
同桌合作,数出100本练习本,记录所用的时间,再填写下表。
数量/本
100
10000
1000000
100000000
时间/秒
数1亿本练习本大约需要多少年?用计算器算一算。
÷60
(分)
÷60
(时)
÷24
(日)
÷365
(年)
量一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又称为圆明园兽首,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其中的鼠首曾经在拍卖会上拍出大约1亿元人民币
,同学们你们知道1亿枚硬币有多少吗?摞在一起有多高吗?
30层楼的高度大约有100米,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会比30层楼还高吗?
(1)先量出1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
(2)填写表格。
硬币/本
10
100
10000
1000000
100000000
高度/cm
算一算,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多少米?大约是30层楼高度的多少倍?
我们学校教学楼的高约20米,大约相当于10000个学校大楼的总高度。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为468米,大约相当于427个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米,大约有23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4.称一称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得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得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让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学生讨论)
(1)教师提出要求:数出100粒大米称一称有多重。
(2)填写下表。
大米/粒
100
10000
1000000
100000000
质量/克
(3)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4)学生分组用计算器计算,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克重,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省多少克大米?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呢?
(学生计算)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三、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4.读一读
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一亿枚硬币的重量比成年的蓝鲸3头还多4倍。
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3圈半。
每年造一次性筷子需砍伐树木2500棵!而且这些树木必须年龄在50—60年!但这些筷子的用处并不大,只是为了用餐。餐后,它便没有用了!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正因为这样,鸟儿没有了家。
每秒钟浪费一滴水,那么一个月将要浪费1219200滴。每年将流失4亿多滴水!正因为这样,鱼儿没有了家。
一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都是从“一”开始的。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
四、梳理要点、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反思
1、“一亿”是个大数,凭空理解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本课借助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读一读的方法,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去体验、感悟“一亿”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真正理解“一亿”的大小。
2、本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宗旨,教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本课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