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800011023600衢州市2021年6月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五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融媒体是兼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一种理念,它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通过融合传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综合优势。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整体性是其重要特质。而在融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介的便捷性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各大平台检索获取所需信息。各媒体平台用户浏览网页、刷微博微信、看抖音直播等都是短时间内快速滑动式的资讯获取方式,往往追求在“少思考”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信息,这使得受众很难集中精力持续关注某一话题或内容。这种碎片化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离散化、碎片化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必然会割裂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用户也就无法系统、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但在融媒体环境中,不论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手机、网站等新媒体,都有将传统文化同质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受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一个议题获得较多关注时,诸多同质化的内容就会出现,这些内容虽然会产生一定的传播效应,但是由于传播主体知识与创意匮乏,未对传统文化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的开发,易在受众中形成转瞬即逝的短暂关注。同时,部分自媒体更倾向于将传统文化娱乐化。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度,部分自媒体经常扭曲传统文化以获得浏览量,传统文化过度的“泛娱乐性”片面强调增强传统文化的趣味性,遮蔽了不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些媒体为谋求商业利益,戏说乱改文化经典,英雄人物遭到调侃亵渎。
(选编自符蒙蒙《融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困境与发展路径》)
材料二
微博平台上,李子柒拥有2167万粉丝,视频时长多在5-15分钟;抖音平台上,李子柒的粉丝量为3332.7万,鉴于抖音平台短和快的特点,李子柒团队将微博平台上10分钟左右的视频拆分为几个更短的视频,文案也更简洁。
“李子柒”短视频中独特的视听语言激发着用户的感官调动与感性认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用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中国的乡土性自古就扎根在人们心中。诗人们吟叹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得到了浪漫化的呈现。菜园、鸡鸭鹅狗、插秧、上山砍柴、灶火生饭、晒谷收谷这些意象或元素成为塑造与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并在唯美的意境中被赋予浪漫想象。此外,对农村生活与生产图景的展示也体现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烙上中国文化的印记。
视听语言是内容的载体,“李子柒”短视频的视听语言有着天人合一、内敛雅致的气韵,给人一种中国风的高级感,实现了美食古风化、乡土浪漫化的升华。现以《面包窑》为例对视频中的视听语言进行简单分析。首先是视觉语言的运用。“李子柒”短视频整体上色彩饱和度、明亮度偏低,运用冷色调,使画质看起来更加东方化,这跟“李子柒”古风定位相契合。视频“对食物的刻画则更注重对轮廓的描画,没有使用浓墨重彩强调口腹之欲”。《面包窑》中,多采用昏暗的光线,运用逆拍与仰拍,突出人物在阳光下刨土、夜灯下踩泥的剪影,传递着中国农民辛苦劳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是听觉语言的雕刻。短视频中几乎没有对话和旁白,以自然音为主,多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曲子为背景乐,将偶尔交谈的人声加入,凸显乡土社会的邻里乡亲之情。《面包窑》讲述从设计面包窑到挖土和泥、垒砖建造、制作面包的过程。短视频中将晨间的鸡鸣、砌砖声、刨土声、面包的酥脆声等清晰地展现出来,每一个声音都让人身临其境,而悠长的背景音乐则又把人拉入漫长缥缈的历史中。
(选编自宋玉《“李子柒”短视频的传统文化传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媒介的便捷性使人们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因而使受众很难集中精力持续关注某一话题或内容,形成碎片化的思维方式。
B.在融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会将传统文化同质化、娱乐化,这不利于顺利传达传统文化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C.诗人吟叹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李子柒的短视频中得到了浪漫化的呈现,与自古就扎根在人们心中的乡土性相契合。
D.“李子柒”短视频多采用昏暗的光线,用逆拍与仰拍,突出人物劳作的剪影,传递中国农民辛苦劳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通过央视影音App参与节目评论。
B.“数字敦煌”项目利用“云端”技术构建资源库,用户随时随地可以“云游”敦煌。
C.故宫博物院推出VR体验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受众身临其境地了解感受故宫。
D.图书馆利用人脸识别与大数据技术给读者们提供个性化的年度阅读报告和书籍推荐。
3.结合融媒体环境中“碎片化”“同质化”“娱乐化”的传播特点,概括“李子柒”短视频走红的原因。(6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最深的爱
江峰
真正的爱情,是细细密密的岁月针脚缝合的一件贴身的衣服。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
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儿子念高一。十二亩地、六头猪、一头牛,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就安在病房门外三四米远的地方,由于手机的普及,已经鲜有人用了。
楼下的小卖部卖电话卡,几乎每个傍晚,男人都要到走廊上给家里打电话。
1
男人的声音很大,虽然每次他都刻意关上病房的门,可病房里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每天,男人都在事无巨细地问儿子:牛和猪是否都喂饱了,院门插了没有,嘱咐儿子别学得太晚影响了第二天上课。
最后,千篇一律地以一句:“你妈的病没什么大碍,过几天我们就回去了”作为结尾。
女人住进来的第四天,医院安排了开颅手术。
那天早晨,女人的病床前多了一男一女,看样子是那女人的哥哥和妹妹。
女人握着妹妹的手,眼睛却一刻也不离开男人的脸。
麻醉前,女人突然抓住了男人的胳膊说:
“他爸,我要是下不了手术台,用被卧把我埋在房后的林子里就行。咱不办事儿,不花那个冤枉钱,你这回一定要听我的啊!”
女人的声音颤抖着,泪,汩汩地淌了下来。
“嗯,你就甭操那心了。”男人说。
晶亮的液体一点点地注入了女人的静脉。
随着女人的眼皮渐渐垂下,男人脸上的肌肉一条条地僵硬起来。
护士推走了女人,男人和两个亲戚跟了出去。只过了一会儿,男人便被妻哥扯了回来。
妻哥把男人按在床上,男人坐下,又站了起来,又坐下,一只手不停地捻着床头的被角。
2
“大哥,你说,淑珍这手术应该没事儿吧?”男人定定地瞅着妻哥,脸上的神情看上去像个无助的孩子。
“医生说了没事就应该没事儿的,放心吧!”妻哥安慰着男人。
二十分钟后,男人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被妻哥扯了回来。
如此反复了五六次,终于,女人在大家的簇拥下被推了回来。
女人头上缠着雪白的纱布,脸色有些苍白,眼睛微微地闭着,像是睡着了。
手忙脚乱地安排好了女人,男人又出去了,回来时,手里拎了一包东西。
一向都是三个馒头几片榨菜便打发了一顿饭的男人,这次破天荒地买回了一兜包子。
男人不停地劝妻哥和妻妹多吃点儿,自己却只吃了两个,便端起了水杯。
3
那个傍晚,不知是忘了还是其他原因,男人没给家里打电话。
晚上,病房里的灯一直亮着。
半夜,我起来去厕所。看到男人坐在妻子的床头,像尊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瞅着女人的脸。
第二天上午,女人醒了,虽不能说话,却微笑着瞅着男人。
男人高兴地搓着手,跑到楼下买了许多糖。
送到了医生办公室,送到了护士台,还给了我和邻床的山西老太太每人一把。
女人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摘掉氧气罩的第一天,便又开始闹着回家。男人无奈,只得像哄孩子似的,不停地给女人讲各种看来的、听来的新鲜事儿,打发时间。
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每天傍晚,男人又开始站到楼道的磁卡电话旁,喋喋不休地嘱咐起了儿子。
还是那么大的嗓门儿,还是那些琐碎的事儿,千篇一律的内容我都能背出来了。
4
一天晚上,我从水房出来,男人正站在电话旁边大声唠叨着:“牛一天喂两回就行,冬天又不干活儿,饿着点没事儿,猪你可得给我喂好了啊,养足了膘儿,年根儿能卖个好价钱。你妈恢复得挺好,医生说再巩固几天就能出院了……”
男人自顾自地说着,一边的我看得目瞪口呆。
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电话机上,根本没插磁卡!
撂了电话,男人下意识地抬头,看到我脸上错愕的表情。我指了指电话,男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往电话上面插磁卡了。
“嘘——”男人的食指放在嘴边,示意我别出声。
“赵大哥,这会儿不担心你家的猪和牛了?”我一脸疑惑地瞅着男人,小声问了一句。
“牛和猪早托俺妻哥卖掉凑手术费了!”男人低低地回答,随即冲我做了个鬼脸儿,用手指了指病房的门。
我恍然大悟,原来:男人的电话不是打给家中儿子的,而是“打”给病床上的妻子的!
那一刻,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为他,为她,为他们的爱情。
原来,尘世间还有如此让人动容的真情。
没有玫瑰的浪漫和海誓山盟的矫情,他们的爱,早已被细细密密的岁月针脚缝合成一件贴身的衣服。
那份细腻而隽永的情,在朝朝暮暮的相依相伴中,沉淀出了人世间最美的爱之旋律!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农村妇女治病的事件,集中笔墨描写了丈夫对妻子的关爱,颂赞了这对农村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
B.小说交代“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这一细节,使男人每天反复打电话的情节更加真实,也为后文“我”发现真相埋下了伏笔。
C.小说中的“我”是这对农村夫妻恩爱之情的见证者,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打破了叙述的时空限制,使情节的展开更加充分、灵活、自由。
D.小说最后以“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直接表露了“我”的内心感受,写出了这对农村夫妇对“我”的触动和影响。
5.结合情节,简析小说中“男人”的形象。(6分)
6.赏析小说开头画线句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12题。
材料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部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阅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材料二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路秦。赂秦而力亏,破天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材料三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候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节选自李斯《狱中上书》)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失其所与
上幸尽其能力
B.洎牧以谗诛
以见秦之强
C.斯用兵之效也
资之金玉
D.乃中《经首》之会
乃得至今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尊大臣,盛其爵位
A.族养者秦也
B.拔剑撞而破之
C.择善而从之
D.理固宜然
9.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
B.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
C.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
D.使游说/诸侯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
10.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例,它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相关的历史事件。《史记》属于编年体史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被嬴政任命为丞相,采取了统一度量衡、文字等措施。
C.烛之武说服秦军停止进攻郑国,将其作为招待来往的秦国使者的居停主人。因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后泛指宴请宾客的主人。
D.“论”是古代散文的常见文体。有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作者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还有一种是史论,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围郑是因为其“无礼于晋”。晋文公认为进攻秦军是“不仁”“不知”“不武”的,因而被古人赞为“有礼”。
B.《六国论》通过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批评了当朝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的行为,提出要采取斗争的方式,否则就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C.在《狱中上书》中,李斯表明了对秦王朝的耿耿忠心,并直接指责了秦二世不能明辨是非与忠奸,体现了作者清白无污、心胸坦荡的气概。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烛之武纵横捭阖、巧言善辩,苏淘借古讽今、以史为鉴,李斯据理力争、剖白心迹,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令人敬仰。
12.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2)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本词上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明显不同,上阕主要是
▲
,下阕主要是
▲
。(2分)
14.结合这首词,谈谈对题目“秋思”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题2分,任选3题。)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在“礼”的方面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
▲
,
▲
”。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叹人生像梦一样转瞬即逝,于是以酒祭奠江月,来消解自己的苦闷,这两句词是“
▲
,
▲
”。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绘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极其恢宏的气象,这两句诗是“
▲
,
▲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揭露和控诉了秦朝对人民的掠夺,并且挥霍无度,将搜刮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这两句是“
▲
,
▲
”。
(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
▲
”说明人们往往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5分)
16.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顷刻(qǐng)
混账(hùn)
脚指头
震撼人心
B.症候(hòu)
畏葸(xǐ)
记念品
沧海一粟
C.言筌(quán)
央浼(měi)
流声机
百无聊赖
D.迂讷(nè)
迤逦(yí)
汗涔涔
夜郎自大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四婶对卫老婆子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B.印刷术出现后,书籍复制的速度大大提升,而成本却大大下降,并催生了报纸,反而出现了通讯、消息、社论等新文体。
C.我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联系在一起,也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
D.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那仅仅是因为他们不能用眼检验出充满于我们周围空间的无法看见的各种振动。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妙思想。
B.某一所房子如果画上了一个红十字,那这所房子的主人就受到了“墨菲法庭”的判决。
C.书法艺术展览增进了两国书法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D.网络舆论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的重要载体,影响我们的生存发展。
19.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口语时代的杰作是人类至今能够听到或读到的古代史诗,如《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罗摩衍那》、《江格尔》等。
C.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D.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杂剧是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等多方面的著述存世,其中《聊斋志异》被认为是我国文言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C.疏是奏文的一种,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其创始于汉代,多用于论谏、劝请、陈乞、辞官等,比较著名的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D.《祝福》是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用勾勒式的白描手法刻画人物,讲述了劳动妇女祥林嫂的不幸命运与悲惨结局,后收入到小说集《呐喊》中。
四、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21.学校要举行高一新生见面会,你作为学长代表,要向他们推荐《乡土中国》。要求语言生动活泼,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超过80字。(5分)
2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6分)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描写
▲
朴实憨拙、幽默风趣
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
八面玲珑、圆滑世故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桀骜不驯、蔑视世俗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依次填入表格空白处的人物是
▲
、
▲
、
▲
。(3分)
(2)小史同学最近总和同学闹矛盾,关系有些紧张,对此她很是苦恼。在上表三个人物中,你认为她适合找谁倾诉?请说明理由。(3分)
五、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着陆于火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引发了国人热议:
“我们朝着遥远的太空前进,靠的是无止境的科学探索。”
“天问,祝融,当科技融入了艺术的想象,浪漫便发生了。”
“我国的航天科技人员才是我心目中英雄的样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与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衢州市2021年6月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答案
1.C【解析】A.强加因果,受众形成碎片化思维的原因不是媒介的便捷性。B.“都会”表述不准,原文为“都有……的倾向”。D.张冠李戴,主语应该是《面包窑》。
2.D【解析】D项不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且形成的也不是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3.①“李子柒”短视频时长较短,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获取方式。
②“李子柒”短视频视听语言新颖独特,富有创意。
③“李子柒”短视频文化底蕴深厚,沉静优雅地展示了中国的乡土文化。
(围绕3个传播特点来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点2分。)
4.C“打破了叙述的时空限制,使情节的展开更加充分、灵活、自由”处错。
5.①有责任担当。男人为给妻子治病卖掉猪牛,只吃馒头榨菜。
②乐观。在被“我”识破是在假装打电话之后,冲我做鬼脸儿。
③坚忍。男人从容而坚定地安慰妻子,而在妻子手术时表现得无助不安。
④聪明细心。为了让妻子安心治病,他每天都用假装打电话的方式来安慰妻子。
(能够指出性格特点,并结合情节分析,两点即可满分。)
6.①开头句以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爱的独特方式。
②与结尾相照应,使作品结构更完整。
③有助于突出作品主题,世间最美的爱都是融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的。
(每点2分。)
7.A【解析】代词,指自己的。B因为/来
C的/他们
D又/才
8.B【解析】例句,盛,使……提高,形容词使动用法。A族,名词作动词,灭族。B破,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C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D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9.C【解析】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
10.A【解析】《史记》不是编年体史书。
11.C【解析】并没有直接指责秦二世。
12.【答案】(1)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
(4分。定语后置1分;下,词类活用1分;故事,古今异义词,1分;句意通畅1分。)
(2)减轻刑罚,减少税收,来满足主上赢得民众的心愿,使百姓都拥戴皇帝,至死都不忘记(皇帝的恩德)。
(4分。缓,减轻,1分;薄,减少,1分;遂,满足,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译文】
我担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多年了。我来秦国赶上领土还很狭小。先王的时候,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士兵(不过)几十万。我用尽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谨慎地执行法令,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银珠宝,让他们到各国游说,暗中准备武装,整顿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战的人为官,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给他们很高的爵位和俸禄,所以终于给韩国造成了威胁,削弱了魏国,击败了燕国、赵国,削平了齐国、楚国,最后兼并了六国,俘获了他们的君王,拥立秦王为天子。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秦国的疆域并不是不广阔,还要在北方驱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来显示秦国的强大。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尊重大臣,提高他们的爵位,用以巩固他们同秦王的亲密关系。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建立社稷,修建宗庙,来显示主上的贤明。这是我的第四条罪状!更改度量衡器上的刻度,统一度量衡、文字,颁布天下,来树立秦国的威名。这是我的第五条罪状!修建车马行驶的道路,兴建游览的场所,来显示主上的志得意满。这是我的第六条罪状!减轻刑罚,减少税收,来满足主上赢得民众的心愿,使百姓都拥戴皇帝,至死都不忘记(皇帝的恩德)。这是我的第七条罪状!像我李斯这样作臣子的,所犯罪状足以处死确实已经很久了!皇上有幸能让我竭尽自己的能力,才得以活到现在,希望陛下明察!
13.描写(“写景”也可)抒情
14.①词中首句点明了“秋来”,并且使用大雁南去、秋霜满地等写出了边塞秋日的萧瑟荒凉。
②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边声、号角声,词中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战事的担忧。
③“家万里”“归无计”写出了身负重任的边关将士的故乡之思。(每点2分)
15.(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以统编教材为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6.A【解析】B纪念品C留声机D迤(yǐ)
17.B【解析】把“反而”改成“进而”。
18.D【解析】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B语序不当,“如果”提到句首。C结构混乱,可删去“起到了积极作用”或之前加“对”。
19.C【解析】A,最后一个“,”号改为“:”号。B,书名号之间不能用“、”。D,前两个“,”改为“?”。
20.C【解析】A王实甫改为白朴。B《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D《呐喊》应为《彷徨》。
21.【参考示例】你想了解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吗?你想知道中国乡土社会的面貌吗?你想拥有透视社会的眼光,掌握观察社会的方法吗?那就捧起这本集故事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著作吧!
(从作者、主要内容、语言特点、阅读意义等方面进行推荐。写出作者1分,主要内容1分,阅读意义1分,语言特点2分,语言能达到激趣效果即可)。
22.(1)刘姥姥;王熙凤;贾宝玉。
(2)【参考示例】刘姥姥。她幽默风趣,人生阅历丰富,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可以帮助小史同学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
【评分标准】写出人物名字,1分;阐述的理由要符合相应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讲清楚他/她能化解小史同学的苦恼即可,2分。
23.评分要求:
①明确角度。(从科学探索、科技与艺术、英雄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即可)
②必须结合材料,展开写作。
③文体明确。
④基准分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