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声的利用
题组1 声与信息
1.出现灾情后,在搜救过程中,被困人员应敲击身边硬物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 ,同时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 。?
2.声音是由声源 产生的。120(救护)出车后会持续拉响警笛,行人或其他车辆会及时让道,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3.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
( )
①声的反射 ②超声波
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只有③
B.只有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
4.[2019·河南]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5.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
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南海一号”商船(如图1所示)长约30
m,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图1
(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
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信号后,从发出到信号遇到沉船,再到接收返回信号所用时间是2.4×10-2
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
(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题组2 声与能量
6.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的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2019·成都]
如图2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
图2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8.美国摇滚歌手杰米·温德拉在我国湖南岳阳君山岛大展“狮吼功”,他用高达100分贝以上的咏叹调连续震破三个高脚玻璃杯,被主办方授予“世界吼王”的称号。如图3所示为杰米·温德拉用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3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越大其频率越高
9.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4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关于电动牙刷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它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它发出的超声波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可以把牙齿刷干净
10.如图5所示是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现场,主持人正在展示“用锡纸记录声音”的过程。对着纸筒唱歌,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同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音。这说明声音具有 。复原声音时,振针经过刻痕,带动纸筒 发声重现歌声。?
图5
11.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
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小宇有一部手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 作为声源,理由是 ? ? ? ? ? ? ? ? ? ? 。?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第一种,如图6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你认为第_________种方案较好。理由是 ? ? ? ? ? ? ? ? ? 。?
图6
【能力提升】
12.登山队员们在翻越雪山时,绝对禁止大声呼喊,这是因为人在大声呼喊的时候,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会引起周围空气和积雪的 ,如果有一种喊叫声的频率恰好与积雪层的固有频率 ,就会发生雪崩,这一现象说明 ? ? ? ? ? ? 。?
1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接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
s、0.16
s、0.30
s、0.14
s、0.30
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到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为图7中的
( )
图7
14.[2020·娄底改编]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8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回波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回波信号用时0.4
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离测速仪多远。
(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离测速仪多远。
(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图8
参考答案
1.信息 好
2.振动 信息
3.C
4.D [解析]
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即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5.(1)声呐
(2)信号从发出到遇到沉船所用时间为t=×2.4×10-2
s=1.2×10-2
s。由v=得沉船在海面下的深度为s=vt=1500
m/s×1.2×10-2
s=18
m。
(3)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或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6.D
7.A [解析]
另一个没有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振动发声,这个振动需要的能量来自第一个音叉,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不能证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故D错误。
8.A
9.D [解析]
超声波同样是声,能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
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听不到超声波,故A、B错误;超声波与其他声一样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超声波可传递能量,从而把牙齿刷干净,故D正确。
10.能量 振动
11.(1)组合音响 声音大,现象明显
(2)二 火焰跳动,效果明显
12.振动 相同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解析]
翻越雪山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登山运动员在翻越雪山时不许高声喊叫,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时,会引起周围空气和积雪的振动,如果有一种喊叫声的频率恰好与积雪层的固有频率相同,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强烈振动,这样会引发雪崩造成危险。
13.A [解析]
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
s>0.16
s>0.14
s,所以sA=sC=sE>sB>sD,故A符合题意。
14.(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
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
m/s×0.25
s=85
m。
(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
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
m/s×0.2
s=68
m。
(3)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
m-68
m=17
m;
这17
m共用时:t'=Δt-t1+t2=1.05
s-0.25
s+0.2
s=1
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17
m/s=61.2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