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30 09: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秦的暴政
B.
楚汉之争
C.
巨鹿之战
D.
大泽乡起义
贾谊《过秦论》中记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
?
①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
??②征发繁重的徭役
??③征收沉重的赋税
???????????????④实行严酷的刑法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反映了(
)
A.
秦灭六国,统一度量衡
B.
秦灭六国,秦末农民起义
C.
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
D.
秦的暴政,统一度量衡
陈胜、吴广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这告诉了我们,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
秦朝的暴政
B.
重用人才
C.
修筑长城
D.
民族矛盾尖锐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项羽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太平天国起义
对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的表述,

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B.
事件起因于秦朝法律严酷统治残暴
C.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出自这一事件
D.
起义很快发展壮大推翻了秦朝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后不久,在哪里建立了“张楚”政权?
(
)

A.
巨鹿
B.
咸阳
C.
大泽乡
D.
陈县
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表现在(
?
?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②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
?
?
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
刘邦、项羽起义
B.
国人暴动
C.
黄巾起义
D.
陈胜、吴广起义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间,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由此可以联想到的是(
)
A.
楚汉之争
B.
巨鹿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垓下之战
下列各项就其性质来说,与其他三项根本不同的一项是()
A.
刘邦直逼咸阳
B.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C.
项羽、刘邦楚汉之争
D.
项羽打败秦军主力
读史明智,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共同反映的道理是()
A.
刑法不能太严酷
B.
强者定能胜弱者
C.
为人处世不能骄傲
D.
人心向背的重要
项羽被誉为中国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史学家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亦认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下面事件与项羽无关的是
A.
巨鹿之战
B.
破釜沉舟
C.
楚汉之争
D.
建立西汉
历史上把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
(
)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马陵之战
D.
楚汉之争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陈涉世家》
(1)这句话是谁说的?由此爆发了什么起义?
(2)这次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这次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发生于何时?与之有关的成语是什么?
(4)这次战役的作用如何?在同一年,秦朝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人民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摘编自《说文解字》
材料三: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西汉陆贾在《新语》中说:“乃举措暴众而用刑过极故也。”西汉贾谊则在《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材料四: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
?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1)材料一中的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天下诸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针对材料二中的这些现象,秦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3)材料三中陆贾和贾谊在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方面有何共识?
(4)依据材料四分析作者在评价秦朝和秦始皇时遵循了什么原则?
大秦帝国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创立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却又二世而亡,让后人唏嘘不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白《古风》组诗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材料二:
?
???
材料三: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秦朝建立的时间)?秦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
(2)材料二中哪一种货币是秦朝在统一后,规定在全国使用的货币?名称是什么?秦朝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巩固统一的措施?
?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使秦王朝“短命而亡”?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4)综上所述,从秦帝国的兴亡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故A符合题意。
BCD.这三项属于秦朝暴政带来的结果,故排除BCD。故选A。
2.【答案】B
【解析】①.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发展,故①错误。
②.征发繁重的徭役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故?②正确。
③.征收沉重的赋税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故③正确。
④.根据题干“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可知秦朝实行严酷的刑法,故?④正确。
故选B(②③④)。
3.【答案】C
【解析】C.据“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可知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据“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可知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故C正确。
ABD.这三项均和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BD。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故A正确。
B.重用人才和秦末农民起义无关,故排除B。
C.修筑长城是具体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C。
D.秦末暴政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与此无关,故排除D。?故选A。
5.【答案】A
【解析】A.公元前209年,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故A正确。
B.刘邦项羽起义紧随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故B错误。
C.李自成起义发生于明朝末年,故C错误。
D.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清朝末年,故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D.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发动兵变。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D错误。ABC.三项均符合史实,故ABC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D.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故D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D。
8.【答案】B
【解析】①②③.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秦末战争的序幕。他们建立了张楚政权,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故①②③正确。
④.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消灭秦军的主力。最后,起义被镇压,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故④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D.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故D正确。
A.在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各地纷纷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刘邦最终攻破咸阳推翻秦王朝,排除A。
B.国人暴动,是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排除B。
C.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排除C。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A.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由此分析,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C【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的起义而亡;项羽为人的残暴,最突出的是他屠杀秦降卒20万,尽失秦民之心,终于导致项羽功败垂成。由此可见,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共同反映的道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故D正确。
A.刑法不能太严酷适合秦朝,而项羽失败表现不明显,故A错误。?
?
??
B.项羽实力大于刘邦,故B错误。
C.为人处世不能骄傲在秦朝灭亡中体现不明显,故C错误。?故选D。
13.【答案】D
【解析】
A.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与项羽有关,不符合题意。
B.破釜沉舟出自项羽与秦将章邯的巨鹿之战,与项羽有关,不符合题意。
C.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与项羽有关,不符合题意。
D.西汉,建立者刘邦,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与项羽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D
【解析】D.秦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楚汉战争实质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故D符合题意。
ABC.综上,这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BC。?故选D。
15.【答案】(1)陈胜。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2)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对秦朝施政的反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破釜沉舟。
(4)歼灭秦军主力。秦朝灭亡。
16.【答案】(1)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轨。
(3)秦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原因。
???????(4)客观公正、一分为二。
17.【答案】(1)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C;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文字。
(3)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秦的暴政。
(4)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